趙武靈王建立的胡刀騎士團,一直都是趙國的保障,是不下於魏武卒的軍隊,無論是對戰秦國,還是阻攔塞外異族的入侵,都是主力。
不過再強的軍隊,如果上面的統治者廢物的話,軍隊的戰鬥力自然也會下降了,就像魏國的魏武卒一樣,趙國這邊的胡刀騎士團,結局差不多,當然了因為胡刀騎士團還需要對付塞外的異族,所以比起魏武卒的名存實亡要好的多。
這個時代的軍隊,有著太多的個人,家族色彩,只看軍隊的稱呼就知道了,蒙家的黃金火騎兵,王家的百戰穿甲兵,項家的騰龍軍團,還有什麼雷豹軍團,影虎軍團,都是一樣,這是時代的特色,短時間是很難改變的。
在這種情況下,軍隊的統帥自然是權威非常高的,如果是在和平的時期,趙王殺死李牧的話,軍隊雖然會混亂,但是還不會出現什麼大事,但是在現在秦國大舉入侵的情況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燕趙之地多豪傑義士,軍隊當中同樣也是如此,或許他們不會造反,但是一點延遲的話,已經足夠了。
昌平君叛逃了,這是察覺到不對了嗎?
隨著魏趙兩國的滅亡,蒙家的軍隊直指燕國,因為後勤物資的充足,這次並不需要太長的修整,本來燕國這邊嬴政的想法是讓蒙家和王家合兵一處,然後儘快覆滅他的,不過一個突然的變故,讓嬴政不得不改變了計劃。
那就是昌平君叛逃了,嬴政這邊雖然得到沈飛的提醒,知道了昌平君的事情,不過很可惜,因為沒有什麼證據,那怕是嬴政也不好直接動昌平君,畢竟昌平君可是秦國的右丞相,又是楚國人,在秦國可是有著不菲的勢力底蘊的。看書喇
如果無緣無故對昌平君動手的話,肯定會引起很大人反對的,楚國的勢力,在秦國並不小,秦國一直和楚國有著聯姻,王后有好幾任都是楚國的公主,在加上扶蘇和昌平君的關係等等。
所以嬴政只能慢慢的邊緣化昌平君,昌平君自然不是傻子,自然感覺到自己被邊緣化,在這種情況下,他繼續待在秦國,嬴政雖然不會主動對他出手,但是他的計劃,包袱就沒有辦法達成了。
被邊緣化的他,在想讓大秦損兵折將是太困難了,
=
=
=
=
=
=
=稍後替換
=
=
=
=
=
=
=
少了損失,但是魏國這邊卻損失慘重,最慘的還不是軍隊,而是平民,不過對於這種情況,沈飛也沒有什麼好辦法,這是統一戰爭,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本來沈飛對於水淹大梁還是十分好奇的,但是在看到慘狀之後,立即就沒有了興趣,因為水淹大梁的緣故,在水位下去之前,秦國和魏國是沒有辦法戰鬥的,秦國這邊因為早有準備,自然是沒有關係了,但是魏國就不一樣了。
洪水一出,魏國的軍心立即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