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倆老人就你一句我一句的吵了起來,而旁邊兒的老人,都是一副無奈的表情。最終,那個很有氣勢的老人開口說道:“行了。別吵吵了,這事兒,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結果正在氣頭兒上的倆人都沒有理會有氣勢來人的話語。繼續在吵,有氣勢的那個老人忽然站了起來,在爭吵的倆老人後腦勺一個給了一巴掌,開口罵道:“倆小兔崽子,還反了你們了,我的話都不聽了是吧。”
倆人這才停了下來,少時,待有氣勢的老人重新坐下後。倆人中的一個開口說道:“二爺,我倆這不也是鬧著玩兒呢麼,您老就別生氣了。”
另一個也附和道:“就是,就是。二爺就別生氣了。”
這倆人的話,把正在一旁裝作玩耍的爺爺驚了個目瞪口呆,如果光看模樣的話,仨人的年紀不相上下,真是萬萬沒有想到,這個有氣勢的老人居然是吵架的倆老頭的爺爺輩兒的。
正在爺爺發愣的時候,一直在旁邊兒沉默不語的一個老人開口說道:“他二爺。屍體是你發現的,當時就你自己在場,你把事兒,給大家夥兒說說唄。”
有氣勢的老人:“說什麼呀,有什麼好說的,反正這事兒吧,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沉默的老頭兒:“到底是啥樣兒的啊,他二爺,你就給講講吧,這村裡一下子死了倆,要是真鬧啥邪乎事兒,咱爺們兒也好出去躲躲。”
有氣勢的老人沉吟了一番,開口道:“這事兒,說可以,但你們必須得保證不能再說出去,我怕要是真傳出去,能嚇死人。”
眾人忙表示肯定不會瞎傳的,有氣勢的老人這才悠悠的點上了一袋煙“吧嗒吧嗒”的抽了兩口,接著開口說起來。
原來,這個噶娃子,父母死得早,在村裡是吃百家飯長大的,而噶娃子的父母留給他唯一的東西,就是爺爺跟小牛倌之前去過的那兩間草房。
卻說這噶娃子隨著年齡慢慢長大,也不知道是跟誰學的,開始偷雞摸狗,村裡有丟雞丟狗的,長長會在噶娃子家附近找到一些零散的雞毛,狗血什麼的。
不過這噶娃子雖說已經長成了一個大小夥子了,卻生來就長得不俊,再加上自己一個人住,野慣了,不講究衛生,一天埋裡埋汰的,形象自然也好不到哪兒去。
不過再怎麼說,這噶娃子也是柳家莊的一份子,他父母生前為村裡做了不少貢獻,也算是村裡年輕一輩兒裡比較有名望的人,只可惜死的太早,留下了噶娃子一個孤苦伶仃的孩子。
所以,噶娃子平時的一些偷雞摸狗的行為,村民們看在他死去的父母的面兒上,也都不是很計較,最多就是堵門罵一頓,被罵過後,初時,噶娃子確實會老實一陣兒,不過好不了幾天,就又恢復了原樣兒。
再後來,慢慢的,噶娃子也習慣了被人堵門兒罵,而且變本加厲,誰要是罵的難聽了,必定會遭噶娃子的報復,輕者往門口潑大糞,重者直接大半夜的往家裡撇轉頭,石塊。
村裡的受害者三番兩次的找到村裡的老輩人,想把噶娃子趕出村子去,不過都被老輩人擋下了,說是看在他故去的爹孃面子上。
可這麼下去,也不是個事兒啊,就在村裡的老輩人都在為噶娃子的事兒傷腦筋的時候,噶娃子卻忽然變好了,不再小偷小摸了,而且人也變得願意打扮起來。臺肝華扛。
分給他的地,也知道種了,本來,這是件好事兒,村裡的老輩人也很欣慰,不過沒過多長時間,就傳出了噶娃子跟村裡的一個小媳婦有染的信兒。
為此,這個小媳婦的男人懷裡揣著菜刀足足在噶娃子家守了三天三夜,發誓要砍死他,噶娃子卻在小媳婦的男人來之前就已經跑了,三天時間過後,小媳婦的男人見噶娃子依然沒有回來,踹開門後,把噶娃子家裡的破爛東西砸了一頓,算是消了三分氣,這才回自己家。
而噶娃子在小媳婦的男人剛回家的那天晚上,就回到了自己家裡,第二天,有人就發現噶娃子家門大開,叫也沒動靜,有一個鄰居生性好事兒,由於昨晚聽到了一些哽咽的呼喊聲,這會兒想來,應該就是噶娃子家發出來的。
這個鄰居便進屋檢視,結果就看到了絲絲掐著自己脖子的噶娃子,發現的時候,人已經死了多時了,屍體都已經僵硬了,而且,噶娃子臨死之前猙獰的表情完全定格在了臉上。
這個鄰居頓時被嚇得屁滾尿流的跑了出去,接著跑到了有氣勢老人的家裡,結結巴巴的把事兒說了一遍,有氣勢的老人便獨自一人前去檢視。
後來,在老人的張羅下,由村裡出錢,先把噶娃子葬了再說,不過這屍體,隨著老人進去的這幾個人全都一副恐懼的表情退了出來,沒有一個人願意上前去搬他的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