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鎖頭開啟,一鞭子小心的把小球倒了出來,接著把鑰匙也拔了出來,放進小木盒裡,收好。
在爺爺疑惑的眼神中,一鞭子推開了門,眼前出現的東西完全把爺爺鎮住了,正當中,一張文案,上面擺著兩個像是銅質得有五厘米左右的圓形墩子,走近一看,左邊的墩子上刻著先天八卦圖,右邊兒的墩子上刻著太極兩儀圖。
文案後面是一個像是窯廠一樣的燒井,是挖在地下的,邊兒上還有下去的梯子,整個屋子右邊兒都是木頭架子,就好像暗室裡放靈物的架子一樣。
左邊兒是一個在大夫家裡經常能看到的放藥材的櫃子,上面滿是小抽屜,不同的是小抽屜的把手都是用銅質的太極兩儀圖做的墊子,而且抽屜上面沒有標註裡面是什麼,只有一個個不同顏色的符號。
看得出來,一鞭子也是好久沒進到這裡面來了,文案上落了厚厚的一層灰,爺爺雖然很震撼,但看不出這屋子裡的東西都是幹啥用的,剛想開口詢問,一鞭子卻徑直來到文案跟前。
爺爺也跟在一鞭子後面,就見一鞭子伸手拉了一下文案邊兒上從房頂垂下來的繩子,就聽房頂傳來咔嚓一聲,竟露出了一個方形的洞口,大小跟底下的文案差不多。
一道光亮隨著房頂的洞口就照射了下來,不過卻沒有照射在文案上,而是照在了一旁的窯洞裡。
一鞭子繞過文案、窯洞,來到了北方的牆邊兒窗戶的位置,爺爺一開始還沒注意,只是看到窗戶被一塊兒黑布遮了起來,一鞭子伸手拉下來黑布,爺爺才發現,整個屋子裡沒有一個窗戶,黑布後面是一張桌子,桌子上有一個老人的坐像,看不出是什麼材質的,手裡還拿著拂塵。
看上去雕刻的很詳細,臉上的表情栩栩如生,一副閉目打坐的樣子,身前還擺著香爐,兩旁還有香簍,擺臺。
奇怪的是,整個屋子的東西上都落了厚厚的一層灰,只有這坐像身上,一塵不染。
爺爺張著大嘴,看著屋子裡的東西發愣,一鞭子回頭道:“過來,給祖師爺上香。”
爺爺一時沒反應過來,一鞭子隨後又提高聲調喊了一聲,爺爺才反映了過來,忙走了過去,一鞭子用火鐮點著了燭臺,又從一旁的香簍裡拿出一爐黃香,點燃後遞給爺爺,道:“三叩九拜。”
爺爺接過黃香,依照一鞭子在一旁的指點,完成了對祖師爺的祭拜。
一鞭子隨即帶著爺爺轉身出屋,到東屋拿來了抹布,打了水,爺倆就開始收拾起屋子裡的灰來,忙忙活活,直到把屋子裡所有的東西都擦了一遍,屋子裡整個都煥然一新後,才算罷手。
爺爺主要是擦拭的右邊的架子,架子上放著許多瓷瓶,木盒,瓷罐,都是爺爺一點一點兒的擦出來的。
收拾完了,時間已經到中午了,乾孃做好了飯,正要收拾收拾給爺倆送過去,爺倆就灰頭土臉的到了東屋,乾孃一愣,接著把爺倆趕到院子裡,互相拍打。
一直到把身上的灰塵拍的差不多了,才放爺倆進屋,去西屋換了身衣服才被准許去東屋吃飯。
吃過了午飯,一鞭子讓乾孃找出了一塊兒很大的黃布,領著爺爺在院子裡的圖案上搭起了一個棚子,固定結實後,一鞭子趕著牛車帶著爺爺回到了太爺家,把牛車還了,又拿了些木匠的工具。
回到一鞭子家後,爺倆開始用工具收拾起木料來,爺爺是輕車熟路,雖然是學徒狀態,但也跟著太爺學到不少木匠的手藝,幫了一鞭子的大忙。
給樹剝了皮,小心的把木頭鋸成了兩段,接著把兩段木頭都抬到了圖案裡,又把下半段木材豎著從中間一點點鋸開了。
接著就是精雕細琢的時間了,一鞭子用羅盤選出了最合適煉製的一段,標記了出來,接著就開始用刻刀雕琢。
這是個細緻活兒,爺爺也幫不上忙,一鞭子便讓爺爺把邊角料都收拾了起來,接著把另一段木材鋸成了跟劈材一樣的小段。
爺爺剛把邊角料收拾的差不多,天色就暗了下來,原來時間已經到傍晚了,只是在這黃帳子底下,感覺不到,乾孃已經在收拾柴火做飯了。
爺爺走出帳子,美美的伸了個懶腰,渾身的骨頭都噼噼啪啪的響了一串,這不知不覺中一下午就這麼過來了。
一鞭子還在帳子裡忙活,爺爺看一鞭子一時也忙不完,就跑進屋裡洗了把臉,趁乾孃不注意,摸了塊涼地瓜吃,被幹娘在腦袋上敲了一下,趕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