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接下來的日子爺爺除了偶爾回家看看,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跟著一鞭子學習,直到大年三十,一鞭子讓乾孃打算了一些東西,讓爺爺帶著回家過年。
爺爺歡天喜地的帶著東西就要回家,心裡還美滋滋的想著:過年的這幾天可算是不用鍛鍊了,也不用背書了,能舒舒服服的過個年啦。
正想著呢,一鞭子送爺爺出了大門,開口說了一句:“右邊兒的包袱裡裝著書,過年這幾天鍛鍊能省了,背書不能省,過完了年乾爹可要檢查,要是背不出來,看乾爹怎麼收拾你個臭小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爺爺聽到一鞭子的話,一個趔趄,差點兒摔倒。
回到家裡,太爺跟太奶也是很歡喜,雖說知道自己的孩子跟著一鞭子在學本事,但這麼長時間沒在身邊兒,也想的慌。
太奶還從院子的某個角落裡給爺爺拿來了半根她捨不得吃的糖葫蘆。
一下子成了家裡的寶兒,爺爺還有些不太習慣,可太奶收拾一鞭子給帶的東西的時候卻意外的發現了一個很精緻的木頭盒子,開啟一看,兩錠金元寶。
太奶一下急了,這麼貴重的東西這麼能收,忙打發太爺給一鞭子送去,爺爺一看盒子裡的金元寶很熟悉,正是跟一鞭子去鳳凰山洞裡尋到的一對兒金元寶。
太爺此時都已經準備帶著金元寶出門了,被爺爺攔了下來,接著爺爺就把金元寶的來歷說了一遍,聽的一家人如痴如醉。
可事兒講完了,太爺太奶仍然不知道這一鞭子把金元寶給自己家送來是什麼意思,細心的姑奶在放金元寶的木盒底下發現了一張字條,爺爺接過字條,讀了起來。
周兄,這對兒東西乃是我無意中得來,修道之人命中不得大貴,眼下又是年景將至,就送與周兄,還望周兄笑納。
太爺太奶一聽爺爺讀完了紙條,這對兒元寶送回去也不好,是不送也不好,最後還是太奶開口了:“罷了,別多想了,娃兒反正跟那小鳳香已經定親了,日後就是一家人,就當是給娃兒的禮吧。”
說完就把這對兒金元寶收了起來,不知道藏到哪兒去了。
過年自然是熱鬧無比的,對於爺爺這個年齡的孩子更是歡樂無比,很多在這個年代已經消失不見的事物,是那個年代孩子們的最愛。
過完了,走完親戚,剛出十五,一鞭子就來把爺爺接了過去,繼續鍛鍊,雖說這年味兒還沒有斷,但鍛鍊起來一鞭子卻毫不留情,爺爺幾度偷懶,都被一鞭子抓到,一番教育,爺爺被收拾的很慘,很慘。
說起來爺爺也很奇怪,明明一鞭子已經在樹底下睡著了,但爺爺的鍛鍊一緩,一鞭子必定會睜開眼。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開春,這麼長時間的鍛鍊,配合一鞭子後來教的心法跟每頓午飯晚飯之前必有的乾孃不知道用什麼東西給燉的湯,爺爺的體質已經提升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高度。
首先說,一路小跑二十公里左右的路程,爺爺只用差不多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就能跑下來,而且只是微微的臉紅氣喘,跳繩的話,不用半分鐘的功夫就能破百。
只是這在缸沿兒上行走的本事一鞭子一直沒讓爺爺嘗試,爺爺其實自己也很好奇自己現在能不能在缸沿上行走,央求一鞭子,卻被一鞭子在腦門上狠狠敲了一下,道:“還沒學會走呢,先想學跑,好好練,不準分心。”
一開春兒,一鞭子就讓爺爺回家跟著太爺學木匠手藝,那個年代,開春是大部分手藝人最忙的時候,木匠自然也不例外,伐樹,買木材,蓋房,修房,打傢俱,都擠在一起。
太爺帶著爺爺匆忙趕工,這家做完做那家,雖說爺爺跟著太爺忙著幹活,卻覺得現在木匠的活兒太輕鬆了,至少比跟著一鞭子鍛鍊要輕鬆的多。
這天,趕著中午結束了這家的活兒,算好了工錢,太爺剛領著爺爺回到家裡,就有人趕著馬車來找太爺。
來人是別處的木匠,進門後急乎乎的跟太爺說:“於哥,南面兒龍子山上有幾顆柏樹要賣,我聯絡了一下,想把這幾科柏樹包下來,你要不?”
太爺一聽,這龍子山上的柏樹可是在這周邊出名,木質好,打出來的傢俱不容易變形,比平常的柏樹奈潮,奈旱。<.zhuaji. 更好的閱讀模式。
喜歡老村舊事請大家收藏:()老村舊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