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源一琢磨今天這事的發展,很快便想到怎麼回事了。
宋鎮長一開始提議把後山的荒地也劃出來給外商用,這裡邊不僅僅是楊思源原本想的那麼簡單。
不過也不難想通。
宋鎮長這事和稀泥呢。
市縣級的相關部門給下頭下檔案,鼓勵各鎮各村儘量招商引資,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可村與村,也有很大差別。
比如地理位置,交通條件,有什麼特產,勞動力資源等,都有不同。
像劉家村這樣的,本來招商引資也不輕鬆,一是政策原因,二是村裡位置不算很好。
但要是跟呂家村比,那就顯得條件不錯了。
之前劉家村招商引資工作一直沒什麼起色,呂家村的情況更差,連來考察的都沒幾個。
本著會哭的孩子有乃吃的原則,他們村肯定去鎮上求人了,宋鎮長磨不過面子去,這才答應他們儘量想辦法。
可鎮長也不是萬能的,一個鎮十幾二十幾個村子,他也沒法挨個幫啊,只能等待機會。
正好劉家村找了個外商過來,宋鎮長想起呂家村的事來,開啟地圖一看,便想了這個麼鬼主意。
剛才非要把山坡上那麼大一片荒地拿出來,就是埋伏筆了。
再配合呂家村人過來一鬧,正好把呂家村也給拉進來,參與劉家村招商引資的事。
這樣一來,一下解決了兩個困難村招商引資的事情,相當於他這個鎮長解決了兩個大包袱,將來這都會是他的成績。
楊思源心裡對宋鎮長也是相當佩服的,基層幹部的智慧,可不能小看。
他倒不是痛恨這類事情,只是覺得宋鎮長跟他玩這一手,原本沒必要的。
要是呂家村真的那麼困難,你直接說,也不是不能談,讓呂家村也出一點錢,稍微分他們一點股份,他也是不介意的。
劉家村這邊可能會覺得呂家村佔了他們便宜,但思想工作也不是不能做,鎮長要這點事都做不好,也就不用幹了。
何況當初呂家村要地做祖墳的時候,劉家村也大度過一次了,大家說白了還是鄉里鄉親的,也不會一點面子不給。
可這不代表楊思源會接收宋鎮長的這種行事方式,真當別人是傻子,沒有脾氣的嗎?
大舅他們已經和呂家村的人接上頭了,大舅知道呂家村今天特意過來是為了什麼,也是犯了倔驢脾氣了,帶著人死死攔著不讓他們過來。
這麼一弄,呂家村也有點急眼了,兩邊幾句話不對付,竟吵吵起來。
大舅劉德福呢,是怕呂家村的人來鬧事,影響了劉家村招商引資的事,也有些犯糊塗,失手推了一個呂家村的人一把。
呂家村那人正好順勢倒下,這就賴上了。
兩邊鬧得越來越兇,鎮上的人趕忙過去拉架,鬧哄哄地一陣混亂。
楊思源擔心大舅吃虧,又不好親自上場去打架,只好看向最有主心骨的姥爺。
喜歡我真沒重生呀請大家收藏:()我真沒重生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