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嘉泉也是場面人,不斷讚歎祖國大好河山,給鎮上來的領導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其實一大片荒地也沒啥好看的,因為山腳下土地貧瘠,種糧食不划算,大多都是長滿了荒草,少部分被村民清出來種了些蔬菜。
楊思源對這片地是比較滿意的,大概有六七百畝,地勢比較平坦,不僅適合開出來建廠區或搞養殖。
其實稍微改變一下土壤成分,種些適合的經濟作物也是可行的。
當然,他也用不了這麼大一片地,蓋個食品深加工廠子,加上搞現代養殖的區域,這片地的一半就夠了。
不過長遠看的話,把這片地都佔了也好,省的以後要擴大規模的時候再額外辦手續了。
就在楊思源“轉達”外商的意思,說這片地足夠用了的時候,宋鎮長忽然站了出來。
也不知他怎麼想的,表示除了這一片荒地,後山緩坡上一千多畝地也可以劃給外商,用於將來擴建之用。
楊思源一開始就沒搞懂鎮長為什麼忽然提了這麼個建議。
倒不是因為地皮貴他不捨得花錢啊,這會兒除了少數幾個國內的一線城市外,其他絕大多數地區地產行業還處在起步階段。
地價那是相當便宜,各個地方都盼著人來買地投資建廠,所以地價故意壓得很低,目的也是為了更好的招商引資。
比如島城這種國內二線,用於居民住宅商品房的地皮是一個價,城市周邊規劃出來工業用地是一個價。
一般工業用地,使用權五十年,一畝地接近三萬元,蓬萊屬於三線,地價還要便宜三四成。
而鄉鎮和農村單獨規劃出來的工業用地,就更便宜,價格大概只有城區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間。
要是在荒地上建工廠呢,土地使用費用就更低,鄉鎮一般為了招商引資,土地使用費用方面,甚至都是象徵性收費,或者直接作價來參股。
想到這一點,楊思源恍然大悟,這位宋鎮長連後山緩坡的地方也不放過,意思大概是想在外商投資的新廠子裡,讓鎮上能多佔一點股份了。
這也不難理解,來的是外商,鎮上自然知道外商不會喜歡只是佔股而不是控股的模式。
可宋鎮長呢,知道不能控股了,想著能多佔點股份,也是想盡辦法,所以便把山坡大片的地方拿出來說事了。
楊思源不得不承認宋鎮長的小手段確實高明,一千多畝那麼一片荒地在鎮上和村裡也沒什麼用,閒著也是閒著。
拿出來換股份呢,能換一點是一點,反正在他意識裡都是白賺的。
至於那麼大一塊地給了新企業,新的企業將來怎麼利用,他們就管不著了。
你愛種菜種樹都行,閒著也行,反正劃給你了,你愛用不用。
可對企業來說呢,地方再大,用不上那也是白扯,頂多看個景兒了,連蓋牆圍起來都嫌麻煩,還費錢。
楊思源看透這些,心裡只覺得想笑。
我不僅要笑,我是要樂開了花了啊,你們眼裡的荒地,在我眼裡可就是聚寶盆了。
你們是想著賺我便宜,可怎麼也不會想到,最終是我賺了個天大的便宜。
喜歡我真沒重生呀請大家收藏:()我真沒重生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