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的公賬”,最近楊思源聽的挺多,有點成為喬海倫的口頭禪的意思。
說白了,走公賬,就是公款購物,公款吃喝,公款旅遊,就像他們這次來港城,就是走的公賬。
當然這公賬是他們的合作成立的公司的公賬,錢是來自旺海集團的投資。
而現在,因為楊思源是私人老闆,所以公賬就是他的錢。
喬海倫花他的錢給他置辦必要的辦公裝置,合情合理。
楊思源一直沒拐過那道彎來,總覺得錢是喬家出的,自己花的太隨意了,似乎說不過去。
現在把思路捋清楚了,甭管錢來自哪兒,現在既然這些錢屬於他所擁有的公司,那麼就是他的錢。
自己花錢自己瞎開心,這什麼鬼?
五萬塊的膝上型電腦忽然不那麼香了。
不過也無所謂,才五萬而已。
瞧瞧,這心態已經漸漸開始腐化了,就快要忘記自己還是無產階級時的那種單純而美好的生活狀態了。
楊思源提醒自己,不能這樣啊,我是工人的兒子,我還得保持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啊。
“事兒都辦完了,這麼高興,去半島慶祝一下怎麼樣?”
喬海倫盯著他看,“你可想好了,這可是公款吃喝。”
“反正你現在挺喜歡走公賬的,多走一回也不打緊。”
“你是老闆,你說了算。”
喬海倫並沒有不高興,其實她也早有打算帶著大家去半島享受一下,一是公司業務這麼快就已經展開,確實需要慶祝一下。
二是她也知道楊思源對半島酒店有一種她理解不了的執念。
因為需要預定,所以也訂不到當天的位置了,只訂到了他們離港前一天的午餐位置。
餐點都是提前訂好的,六個人花了五萬塊,平均每位八千多,帶上了兩位律師。
現在他們已經是楊思源的員工。
當他西裝革履站在頂層的餐廳裡時,透過落地大玻璃窗遙望維港,楊思源知道,他不是執念,是有一種情懷。
其實也跟那些他熟悉的港星無關,只是單純實現了一個小男孩曾經吹過的牛比一樣的感覺。
東西當然很好吃,但考慮到價效比因素,其實也就那麼回事。
就好比蒸一條好魚,外邊二三百塊,半島五六千,身價倍增。
三百的魚可以打八十分,六千的魚可以打九十分。
為了多出來那十分,值得多花了二十倍的價錢嗎?
答案分人。
普通人肯定覺得不合適,但對有錢人來說,追求更好的物質享受,才是他們在意的,至於價錢,僅僅是一串毫無意義的數字而已。
這便是心態和思維模式上的區別。
吃了這頓飯喬海倫悄悄跟楊思源說了一句話,以後公司的財務,要正規起來了。
這是怕楊思源太早陷入到奢華的生活之中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