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颱風席捲了整個城市。狂風驟雨,洗刷著城市中積攢許久的悶熱和灰塵。
道路不斷的被雨水沖洗,低窪處已經積了不少水。安全警告早就透過電視、報紙、電臺、網路傳播整個城市,路上除了艱難行駛的汽車,已見不到人影。
星巴克店裡沒有了平日進進出出或端坐、或聊天的城市白領,幾個店員在反覆擦拭著櫃檯,顯得有些冷清。
在店中的一角,四五個年輕人正圍坐一起談論著什麼。
“知道麼,這兩天我都沒有睡好,腦子裡一直像放電影一樣,出現對蒲河的畫面,耳朵裡感覺一直能聽到聲音。”
“我也是,這兩天晚上休息,我什麼都沒幹,就是上網把能找到的蒲河球迷的影片都看了一個遍。”
“差距實在太大,各方面的。”
老貓、鳳雛、雷鳴、非洲、風狗,五個人坐在一起,還在討論著已經過去幾天的比賽。
“這對我們來說,其實是好事,讓我們見識了什麼是一流球迷,我們該有自己的努力方向。”鳳雛說:“我們要進行全方位的改造和提升才行。”
“大家有什麼意見,都可以提一提。”老貓說。
“我先說,”風狗搶話道:“蒲河球迷的戰鬥力太強了,幾乎每個人都在唱在跳,我們也不缺助威歌,但是實際助威的時候,往往只有一部分人參與,哪怕是在球迷會,而且每首助威歌持續的時間都很短。”
“確實是這個問題,統一性、戰鬥力差別人一大碟。”鳳雛說。
“這個只能說是國人太內斂了,尤其是在公眾場合,都不大放得開,要他們張口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唱歌,還是比較難的。”雷鳴說。
“還是意識和習慣問題吧,需要有人帶,需要人去培養。”非洲說。
“所以我建議,以我們這個小組為核心,成立一個看臺的戰鬥小組,以少數精英帶動看臺。”風狗說。
“好建議!”
“不錯!”
“雖然做不到全體看臺都能做到像蒲河球迷那種,但是少部分的精英還是可以的,這個想法好,可以實行。”老貓說。
“我覺得我們要建立起自己的球迷文化,需要有一個核心,圍繞這個核心去發展自己,比如說我們的核心就是忠誠、信仰,做一個永不放棄的球徒。”
“球徒?這個詞好!”老貓說。
“對,我們就是球徒,一群信仰足球、一群信仰東方隊的球迷教徒。”鳳雛說。
“雷鳴,交給你一個任務,你文筆好,寫一系列的文章吧,把這種文化再闡述一下。”老貓說。
“沒問題,我回去就寫。”雷鳴說。
“雖然我們的旗幟暫時不能再用了,但是我們不能停止製作旗幟的工作,畢竟,在客場還是可以用的。所以,還需要製作更多的大旗、門旗、橫幅。”老貓說。
“另外,我們覺得我們還要製作一批戰鬥小組的戰鬥服,現在大家穿的都是統一的球衣,為了區分精英小組,應該專門設計製作小組的衣服。”鳳雛說:“這個回頭讓巴蒂去設計。”
外面的風雨小了些,城市道路上漸漸有了一些行人。討論還在繼續。
晚上,回到家中,雷鳴開啟了電腦,點了一根菸。
“什麼是我們該追求的球迷文化?”雷鳴在內心自問。“是為了勝利、為了贏球、為了冠軍的快樂嗎?當然是,但僅僅是為了贏球嗎?似乎又不是。”
雷鳴在網上搜尋著國外球迷。其中有講道在歐洲,比如英國,看臺上常常會有祖孫三代同堂的情況,有些看臺上的位置甚至成為家族遺產,被一代一代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