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笑道:“不是胡言,你們都聽我說:醫門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轉旋。望聞問切四般事,缺一之時不備全:第一望他神氣色,潤枯肥瘦起和眠;第二聞聲清與濁,聽他真語及狂言;三問病原經幾日,如何飲食怎生便;四才切脈明經絡,浮沉表裡是何緣。你們國王在後宮裡,不出來,不讓我不望聞問切,這個病別想能好!”
兩邊文武大臣裡有個太醫院的院官,聽了孫悟空話語,出來說道:“這和和說得也有道理,就是神仙看病,也要望聞問切,他說的話,完全合乎醫理,或許真有回春妙手。”
眾臣聽醫官這麼說,就叫太監進去後宮,向國王傳奏。
“萬歲,孫長老說,要望聞問切,才能看病用藥。”
國王不想再看見孫悟空,睡在龍床上,有氣無力地說道:“叫他走吧!寡人見不得生人面了!”
太監出宮來對孫悟空道:“那和尚,我王有旨,叫你走,我王不願意見生人面呢。”
孫悟空沒有走的意思,說道:“若是見不得生人面啊,也有辦法,我會懸絲診脈。”
眾臣又興奮起來,一起商量:“懸絲診脈,我們只聽過,沒見過,再去啟奏啟奏!”
太監理又進宮去奏道:“萬歲,那孫長老說可以不見面,他會懸絲診脈!”
國王暗想:寡人病了三年,沒試過懸絲診脈,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不如就試一試。
對太監吩咐道:“宣他進來。”
太監出來宣道:“萬歲已經答應他懸絲診脈,快請孫長老進宮診視。”
孫悟空讓太監在前面引路,走上了寶殿,唐僧看見他來,迎著罵道:“你這猴子,害了我了!”
孫悟空笑道:“好師父,我在給你壯聲勢,你怎麼反而說我害你?”
唐僧責罵道:“你跟我了這幾年,哪裡見你治過病了?你連藥性也不知道,醫書也沒讀過,怎麼敢大膽闖這個大禍!”
孫悟空還是笑著:“師父,你不曉得。我有幾個偏方兒,能治大病,保證能醫得他好就是。就是醫死了,也只能問個庸醫殺人的罪名,也不該死,你怕什麼!不要緊,不要緊,你先坐下來,看看我的脈理如何。”
唐僧又道:“、、、?這些醫書,你哪一本讀過?書裡是些什麼內容,怎麼註解,你都不知道,就這樣胡說八道,會什麼懸絲診脈!”
“我有金線在身上,你沒有見過呢!”
孫悟空笑著伸手到後面尾巴上拔了三根毫毛,捏一下,暗叫一聲“變!”,就變作了三條金絲線,每條有二丈四尺長,暗合二十四氣機,託在掌心裡給唐僧看,笑道,“這不是我的金線?”
前面引路太監聽他們兩個說來說去,催促道:“長老,別只顧著講話,請進宮裡看病去吧。”
孫悟空笑嘻嘻,和唐僧道了別,跟著內侍太監一起到後宮去。
來到寢宮外面,孫悟空停住腳步,把三條金線拿出來,叫太監拿到裡面去,又吩咐道:
“讓嬪妃或者近侍太監,一頭系在萬歲左手腕上,按照寸關尺三部脈法,分別系在寸脈、關脈、尺脈上。再把線的另一頭從窗欞孔裡穿出來給我!”
太監聽他說得在行,依言進了寢宮,請國王坐在龍床上,把左手伸出來。
依孫悟空的吩咐,按照寸關尺三部脈法,手腕橈骨莖突處是關脈,系一條金線;關脈與手腕中間是寸脈,也系一條金線;關脈後十二分處是尺脈,再系一條金線。
三條金線繫好,把一頭從窗欞上穿出去,交到孫悟空手裡。
孫悟空接了線頭,先以右手大拇指託著食指,捏住繫著寸脈的金線,凝神靜氣,調停呼吸,依著四氣五鬱、七表八裡九候、浮中沉、沉中浮,辨明瞭脈象虛實。
看完了寸脈,又把關脈線按在中指和大拇指中間,不一會看好了關脈。
再把尺脈線捏在大拇指和無名指中間,來看了尺脈。
左手看完,又叫太監進去,把金線解下來,還按著寸關尺系在右手手腕上三個部位。
外面,孫悟空也換了用左手來拿線,以左手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捏線,又一一把國王右手脈象。
孫悟空把完脈,把身子抖一抖,像是神棍請完了神,忽然回了魂一樣。
國王手上三條金線霍然不見,原來被孫悟空收上身去了。
緊接著聽見孫悟空那異於常人的聲音說道:
“陛下左手寸脈強而緊,關脈澀而緩,尺脈空而沉;右手寸脈浮而滑,關脈遲而結,尺脈數而牢。
“左手寸脈強而緊的原因,是身虛心痛;關脈澀而緩,是多汗而肌肉麻木;尺脈空而沉,必然是小便黃,大便帶血。
“右手寸脈浮而滑,是腹內不消化、經絡閉鎖所致;關脈遲而結,是宿食留在腹中不能排出;尺脈數而牢,是心煩神疲,致使虛寒侵襲。
“依此脈象,萬歲的貴恙是因為驚恐憂思所致,這個病,有個名稱,叫做雙鳥失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