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樓上心驚駭,商賈聞聲膽怯忙。那沉雷護閃,乒乒乓乓,一似那地裂山崩之勢,唬得那滿城人,戶戶焚香,家家化紙。
孫悟空看見下面國王和百官都被雷電聲勢驚得發呆,哈哈大笑道:“老鄧!仔細替我看看,把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吏,忤逆不孝的子女,多打死幾個示眾!“
雷聲果然越發振耳,閃電直劈破虛空,也不知道有沒有打死了人?
孫悟空更不耽擱,又把鐵棒往上一指。
龍施號令,雨漫乾坤。
勢如銀漢傾天塹,疾似雲流過海門。
樓頭聲滴滴,窗外響瀟瀟。天上銀河瀉,街前白浪滔。
淙淙如甕撿,滾滾似盆澆。孤莊將漫屋,野岸欲平橋。
真個桑田變滄海,霎時陸岸滾波濤。神龍藉此來相助,抬起長江望下澆。
國王和百官們又驚又喜,孫悟空看見金蟬子頭上,早已搭了雨棚,淋不到雨,他有意顯擺,收了鐵棒,和豬八戒、沙和尚一起哈哈笑著玩笑去了。
天空裡,五部雨神不見孫悟空棍子再指,風雲雷電雨都不敢停歇,依舊是狂風大作,烏雲滿天,電閃雷鳴,暴雨如澆。
這一場雨,從辰時下起,一直下到午時前後,下得那車遲城裡裡外外,水漫街道,河流暴滿。
國王見雨還不停,趕緊傳旨:“雨夠了!雨夠了!再多,淹壞了禾苗,反而不好了!“
五鳳樓下,聽事官忙冒雨跑過來,傳報給金蟬子師徒二人:“聖僧,雨夠了!“
孫悟空聽了,這才把金箍棒往上又一指。霎時間,雷也不響了,電也不閃了,風也不颳了,雲也吹散了,雨也停息了,乾坤清朗,紅日當空。
百官們忍不住稱贊:“好和尚!這正是強中更有強中手!就是我們國師求雨,雖然靈驗,但是要晴時,細雨也還要下個半日,天空仍還不很清爽。怎麼這和尚要晴就晴,頃刻間杲杲日出,萬裡無雲了?“
國王坐在五鳳樓上,心想,這些去西天拜佛的和尚,果然有些本事,還是不要得罪他們為好。若是得罪了,他們有四個人,三位國師人數上不佔強面,只怕不一定降得住他們?得了,不抓他們了,打發他們早早地走吧。
國王想到此,叫人把金蟬子等人的通關文牒拿來,就要倒換關文,打發唐僧四人走。
三個老道士一見,心裡急了:若是就這樣放唐僧等人走了,豈不是顯得被他們勝了?如此一來,舉國的人都要說道家不如佛門,道士不如和尚!說不定國王也會因此而不再寵信三人了。甚至,這二十年來辛辛苦苦,在車遲國為興盛道家所做的努力,都要付之東流水了!若是車遲國裡從此佛門又興起來,道家反而衰弱下去。那樣的話,又有何面目回去見師尊?又有何面目再茍活於人世?
三個老道士都是心有悽悽然地上前來阻住國王:“陛下,且慢!這場雨完全不是和尚功勞,還是我道門之力啊。“
“你才說龍王不在家,沒有雨,他走上去,以靜功祈禱,雨就下來了,怎麼不是他們的功勞?國師,不用和他們爭了,早早放他們走吧,免生事端!“
哪裡能就這樣算了?虎力大仙忙道:“陛下有所不知:我上壇發了文書,燒了符檄,擊了令牌,那龍王誰敢不來?只是可能有其他地方的人先把他們請了去了,風雲雷電雨五司都不在,一聽到我的命令,隨後趕來,剛好我已經下來了,他正好上去,被他一時撞著這個機會,所以就有雨。從根本上算來,還是我請的龍下的雨,怎麼能算作是他的功果?“
國王一聽,半信半疑:也有道理啊,這和尚就算有些旁門邪術,難道還真能勝過了國師去?
正要問虎力大仙要怎麼做,孫悟空走過來了,只見他雙掌合什,一派高僧模樣,過來上奏:“陛下,求雨這些旁門法術,也算不了什麼功果,先不用爭是我的他的。如今四海龍王還在空中,我還沒有放他們走,他們不敢回去。這樣吧,要是國師能叫得龍王現身,就算他的功勞。“
國王一聽,起了好奇之心,說道:“寡人做了二十三年皇帝,從來沒有看見過活龍是什麼模樣。你們兩家各顯法力,不論僧道,叫得出來的,就算是有功。叫不出來的,有罪。“
虎力大仙一聽,當場愣住!他只是修了道法,卻還不是真神。龍王雖然只是司雨的小神,好歹也是玉帝禦筆冊封,在天宮神仙譜裡、花名冊上也都是有名字的,哪裡是他想叫就叫得來?龍王要是給他背後道家的面子,也許會來,要是不給,就不來,也沒有一點法子。
就算有,那龍王見大聖在此,也不敢出頭。
虎力大仙呆了好一會,看見國王和孫悟空都在瞧著他,沒辦法,只得硬起頭皮,對著天空喊了幾聲:“四海龍君,請現身一見!“
連喊了幾聲,龍王看見孫悟空在下面,想出來也不敢。虎力大仙面紅耳赤,退回去坐了下來,算是承認了叫不來龍王。
國王看向孫悟空:“那和尚,你叫下看看!“
孫悟空仰起頭,大叫一聲:“敖廣何在?都給俺老孫現原身出來看看!“
那龍王聽喚,即忙現了本身。四條龍,在半空中度霧穿雲,飛舞向金鑾殿上。
但見:飛騰變化,繞霧盤雲。玉爪垂鈎白,銀鱗舞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