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們聽說不打,才敢起身,牽馬的牽馬,挑擔的挑擔,抬著金蟬子,揹著豬八戒,扶著沙和尚,一齊都進去了。來到後面方丈裡,把四人請上坐,老僧官又帶著眾僧人禮拜。
“院主請起,再不必行禮,作踐了貧僧,我和你都是佛門弟子。”
老僧官的態度和先前截然不同了,神情恭敬地問:“老爺是上國欽差,小和尚有失迎接。老爺光臨荒山,是我們有眼無珠,還請老爺寬恕。敢問老爺:一路上是吃素?還是吃葷?我們好去做飯。”
“吃素。”
老僧官轉頭又問孫悟空:“這個爺爺是吃葷吧?”
孫悟空怒喝道:“我們也吃素,都是胎裡素。”
老僧官暗道:“爺爺呀,這樣的兇漢也吃素!”
有一個膽量大的和尚上前又問:“老爺既然吃素,煮多少米的飯才夠吃?”
豬八戒忙道:“小氣和尚!問什麼!一人煮上一石米!”
一石就是一擔,一百二十斤。和尚又驚又慌,不敢再問,都去刷洗鍋灶,安排茶飯,高高掛上明燈,擺開桌椅,款待師徒四人。
師徒們吃完了晚齋,和尚們收拾了杯盤桌椅,金蟬子向和尚們道謝:“老院主,打攪寶山了!”
老僧官連忙還禮:“不敢!不敢!怠慢!怠慢!”
金蟬子又問:“我們師徒在哪裡睡覺?”
“老爺,請不要急,小和尚自有安排。”老僧官說著,又對身邊和尚吩咐道,“你們派兩個人去安排草料,給唐老爺喂馬;派幾個去前面把那三間禪堂打掃幹淨,鋪好床鋪帳子,請唐老爺安歇!”
和尚們領命而去,不多久,過來請金蟬子們過去安寢。
和尚們牽了馬挑了擔,請金蟬子師徒出了方丈室,來到禪堂門外。那裡面燈火通明,鋪著四張藤床,被蓋枕頭,一應俱齊。
孫悟空叫過來辦草料的人,命他們把草料抬過來,就放在禪堂裡面,拴好白馬,叫他們都出去。
禪堂裡,金蟬子坐在中間,燈下兩邊兒侍立著眾多和尚,都在伺候著,不敢離開。
金蟬子欠身道:“各位請回吧,貧僧自己睡覺就好了。”
和尚們不敢走,老僧官上前吩咐:“服侍完老爺安睡了再回去。”
“不用了,都請回吧!”
和尚們還不敢走,金蟬子再三請他們回去。和尚們看了一眼孫悟空,見他臉色還算平常,這才敢離開回去了。
見眾人散去,小白龍推脫犯困,自己先回去睡覺了,其他人也沒有多想,只有豬八戒埋怨了一句。
金蟬子在屋中與三個徒弟說了一會話,推說要出門小解,只見明月當天,叫:“徒弟門。”
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聽見叫喚,都跑了出來,看見金蟬子在抬頭賞月,就在左右陪著。
金蟬子想起傍晚時獨自去借宿,受了冷遇,心裡有些感慨,雖然孫悟空進去後,和尚們換了臉色,殷勤款待了他們,心裡總歸還是有些掛懷。
而此刻看見這月華皎潔,玉宇深沉,照得大地分明,他望著明月,不免有些思念故土了。想起那時節,他將出長安城,太宗皇帝撚了一指泥土,放進他酒杯裡,囑咐道:“禦弟啊,你喝了這杯故土酒,可要記得:寧戀本鄉一撚土,莫愛他鄉萬兩金啊!”
往事歷歷在目,唐僧想著想著,心裡湧出些酸楚,望著明月,詠出一首古風長篇詩來:
“皓魄當空寶鏡懸,山河搖影十分全。
瓊樓玉宇清光滿,冰鑒銀盤爽氣旋。
萬裡此時同皎潔,一年今夜最明鮮。
渾如霜餅離滄海,卻似冰輪掛碧天。
別館寒窗孤客悶,山村野店老翁眠。
乍臨漢苑驚秋鬢,才到秦樓促晚奩。
庾亮有詩傳晉史,袁宏不寐泛江船。
光浮杯麵寒無力,清映庭中健有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