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普賢領了釋迦牟尼如來法旨,便隨使者前往天庭,剛到南天門外見了自身坐騎青獅白象,便互相使了個眼色,會心一笑說道“孽畜,還不住手。”
那青獅白象是見了兩位菩薩前來,便即刻收了身形,說道“你們天庭難道就沒有人了,居然去西天請了菩薩過來,可笑啊!哈哈。”
“哈哈哈,大哥說得對。看來這天庭也不過如此。”
“孽畜,還不顯出原形。”
文殊,普賢二位菩薩隨即將其二妖捆綁在於南天門外,轉身與那使者去天庭見了玉帝。
玉帝見二位菩薩前來,忙上前迎請,“來人,給二位菩薩上坐。”
文殊普賢分頭落座,說道“陛下,此次實在不好意思,是我二人管教不嚴。”
“哈哈,無妨。”玉帝嘴角一彎,冷聲道“二位菩薩既然來了,就嘗嘗我天庭的蟠桃吧!”
便叫王母選了最好的蟠桃給二位菩薩呈上。
玉帝抬起頭,心中想道“這擺明就是你們佛門,自己搞的事,居然還……無恥。”但嘴上卻說道:“多謝二位佛門菩薩,今日擒拿了那青獅白象二妖,今日若不是二位,那我天庭又要不得安寧了。”
“陛下,客氣了。且不說陛下外甥二郎神楊戩,就說那李靖哪吒父子,甚至是四大天王便可將其二妖收複。”
一聽這話,玉帝臉色一變,瞳孔微縮心中想道“你這二人,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那二郎神本就不聽宣,李靖哪吒父子更是擁兵自重,不肯出力。那四大天王更是你與你佛門有所交情”,玉帝緩了緩心情,微笑道“感謝二位菩薩了。”
二位菩薩一番客套之後,對玉帝許諾定要嚴懲那獅象,以對天庭做個交待。
吃完蟠桃,二位菩薩便與玉帝辭別了,玉帝假意挽留,二位菩薩搖搖頭道“我二人還要回靈山複命,就不多留了。”
玉帝也不再多留,見二人離開後,大發雷霆怒道“一群廢物”,心中想到“好你個西天,居然敢派人來我天庭搗亂,咱們走著瞧。”
西天佛門又一度安定了天庭之亂,就連菩薩的坐騎也在天庭逞足了威風,一時間,佛門在天庭威勢光耀彰顯,風頭無二。
文殊普賢攜青獅白象回到靈山,說道“你二人這次辦事不錯,不過這次佛祖那不知應該如何交代,所以……。”
二人將那獅象表贊一番,誇他們領命不失,二妖見菩薩支支吾吾的便問道“菩薩有何辦法,還請說出”。
二人微微一笑,轉過頭又對那獅象說:“你二人此次在天庭的禍事,佛祖已知。所以不便在天上多呆,我等先安排你二人下界暫安,待有機會再召回。如何?”
“是。不過菩薩那我二人下界應該去那?”青獅白象點了點問道。
“這事,你二人自行商量。不過不可下界殺生。知道嗎?”
“是,多謝菩薩。”
二妖點了點頭領命拜謝,便轉身下界去了。
話說獅象從文殊普賢菩薩那裡出來以後,商量著去哪裡安頓,白象本就沒有主意,便問青獅,“大哥,你準備去往何處?”
“我受文殊菩薩命有個去處,辦個因果。”
白象一聽,這菩薩還有這事,便說:“哦,大哥還有因果要替文殊菩薩還嗎?”
青獅點點頭道:“正是,下界有個烏雞國,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如來佛祖就安排文殊菩薩來度他歸西,早日修成金身羅漢。因為不能用原來身份相見,文殊菩薩便變做一僧人,問那國王化些齋供,以言語觀察,烏雞國王卻不識文殊菩薩,與文殊菩薩對話之中被文殊菩薩問及他都知曉哪些佛理,國王一時應答不出,有些惱怒,叫人把文殊菩薩拿一條繩捆了,在禦水河中浸三日三夜,懲罰他當面難為國君。後來多虧六丁六甲趕到,救了文殊菩薩。後來文殊菩薩將此事奏與如來佛祖。如來佛祖一怒之下便安排他有三年之水下災禍,以報三日水浸佛徒之孽。”
“哦,那如何報這三日呢。”
“剛才文殊菩薩找我過去,給我一令,叫我藉此次下凡之機,去還了三日之因果。我準備去那烏雞國。”
白象聽後問道:“原來大哥還有使命在身,那你準備怎麼還這個因果啊?”
青獅突變臉色,冷笑道:“嘿嘿,我準備先下界與那國王混熟,再找機會奪了他的國王寶座,然後我來坐坐。”
白象聽青獅一說,便嘲笑問道:“哥哥,你這副模樣如何與那國王混熟?”
青獅微微一笑道:“現在這副模樣自然是不可,我需先做些變化。”
“不知你準備如何變化?”
“這個倒未曾多想,只是莫叫他認得我是出自靈山佛門弟子,以免他的冤魂將來尋冤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