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上次宮中梁王府的護衛公然進出,就可見太後對於梁王的態度。
皇帝現在身體,已經在強弩之末。一旦皇帝駕崩,這清平世界恐怕立刻就會陷入地獄!
所以,成王幾乎不用想,就選擇了站在太子身後。
他今天帶人過來梁王府,其實一開始是不無試探之意。若是梁王府的人可以過了他這一關。他到是也未必會將梁王府怎麼樣。恐怕會跟太子商議如何從長計議。
現在卻根本就不容商榷了。梁王府有反意,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而他目前要做實的就是這件事情。到時候太子再讓袁章親自出面,揭露十多年前梁王對付袁大將軍的卑鄙手段,就足可以將梁王一舉掰倒。
這樣太子就可以坐穩了地位。他成王不僅可以繼續安享自己的爵位,只怕還可以因為擁立之功,而地位更加牢固。
他選擇太子,還有更重要的一個方面。那就是,太子的身後,還站了當今文官的首領李相爺。
皇帝病重,朝中的事情可以一直得以正常運轉,可以說這位李相爺居功至偉。
讀書人手中的筆就相當於戰士手中的刀和劍。
太子有了李相爺的支援,那些,文官們在朝堂上口誅筆伐,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梁王即便殺死了當今,成為了天子,也架不住朝堂上無人能用。
況且李相爺的影響力,並不光光是在朝堂。他甚至還是天下讀書人的楷模。那麼多的讀書人崇拜他。參加科舉,雖然許多都是追求名利富貴。但是也有更多的人是為了追求名垂青史。
不然哪來那一句文死諫,武死戰?
可以千古留名,讀書人們的最高的追求。
梁王以謀反起家,必然不能得到天下讀書人的認可。
這是因為考慮的這麼清楚,所以成王在站隊的時候,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太子。
此刻,戰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的境地。
不知道是誰,在梁王府內燒起了一把火,頓時火光沖天!
府裡面響起婦孺們的哭聲,尖叫聲,讓聞者心酸。
而夜風凜凜,火勢有擴大的趨勢!
梁王府位於京城的繁華地帶。這一把火燒起來不諦於將毀滅半個京城。
這把火來的蹊蹺。而且給了梁王一線生機。
成王還在心裡暗中嘆息。眼見著他就可以落實梁王的罪名。偏偏起了這麼一場大火。將梁王府
中有可能的罪證都毀於一旦。
梁王果然不是一個好對付的物件。
而此刻,成王已經沒有心思去追究這把火究竟怎麼回事了。他一心想著,要把梁王府的這些侍衛拿下。然後盡量抓住梁王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