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芍藥挺直了脊背從自己屋子裡出去的背影,明靜師太彷彿從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昔日的身影。
這個女孩子出身低微,嫡母苛刻,卻還是一心向上,一意要為自己爭取一個前程。
世人或許會說她不安分,不自量力,明靜師太卻覺得她這種倔強和不甘人下的態度格外令自己欣賞。
她不由回想起自己當初未出家時的情形。
身為宮中一個小小的才人所生的女兒,且又是先皇的幼女,她一直都是並不受人關注的。
尤其是當今周太後,一慣口甜心苦。像她這樣出身的公主,從來就沒有真正得到過身為皇家公主該有的尊榮和體面。
隨便一個太後宮中的掌事宮女和大太監,都可以給她臉色看。
她生母位份低微,能夠有孕也不過是因為先帝偶爾一時興起所致。因此她的出生,也並沒有得到先帝太多的關注。
永遠是勉強照著份例的供給,出身寒酸的後妃連最起碼的打賞和體面都維持的艱難。
所以,盡管貴為公主,她卻沒有少體會到世情冷暖。
直到皇後進宮,太後刻意刁難皇後,一下子就把宮務推到皇後身上。更把打理她們這些不受待見的公主的事情也都推給皇後。
她和其他地位低微的公主的生活才發生了質的改變。
皇後在一手接過宮務的同時,也沒有疏忽了她們。
尤其是她,作為最年幼的公主,格外受到皇後的照拂,也因此,跟皇後關系特別親密。
不同於太後的心機深重,手段狠辣。出身將門的皇後待人爽直,而且行事利落。精明而不失大氣。一手接過宮務之後,沒用多久,就把宮中事務處理的妥妥貼貼。很快就在宮中站穩了腳跟。
這也讓原本打算為難她,讓她出醜的太後如意算盤落空。反而失去了對後宮的掌控。
皇後的崛起,嚴重威脅了太後的地位,也令太後更加處處看皇後不入眼。
她親自捧起了如妃,又為皇帝精心挑選了紀妃,還將自己親信大臣之女送到皇帝身邊,成為了封貴嬪,如今的賢妃娘娘。
無奈盡管如妃妖嬈多姿,紀妃才情出眾,封貴嬪溫柔多情,卻都無法讓皇帝冷落中宮。
封貴嬪最先誕下皇長子,因此得以從嬪位升為貴嬪。
紀妃誕下皇三子。得到妃位。
皇後誕下的太子排行第二,生下來之後就被皇帝立為太子。
為了這件事,太後沒有少跟皇帝鬧騰。
“立長或者立賢,祖宗都有規矩,憑什麼剛出生的小娃娃就立了太子?再怎麼嫡出,難道皇後只生這一個麼?”太後當時跟皇帝爭執的話,並沒有避著眾人。
也因此,就連她這個不受人待見的小公主,都有所耳聞。
皇後當年的情緒,是頗為受到此事影響的。
她還記得自己曾經特意摘了禦花園裡盛開的牡丹,前去安慰這個待她格外優厚的皇嫂。
皇後生下太子之後,身體就漸漸出現了各種問題。最後發展到無法處理宮務,然後宮中的事務就被太後找藉口分給如妃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