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你們兩個都不吭聲,是不是不服?”老太太一瞪眼,劉氏和李正倫都連忙搖頭:“兒子媳婦不敢!”
“既是不敢,那就回去好好兒過日子!別再煩我!”老太太說完閉目養神,不願再看這兩個讓她糟心的人。
“是!”李正倫和劉氏慢慢從地上爬起來,然後一前一後從老太太的融和堂裡退了出去。
等他們的腳步聲都走的遠了,老太太的臉上才顯示出一派疲憊不堪。
“老太太!”孫媽媽端上了一碗溫溫的銀耳羹:“老太太,您稍微用一點吧!今天您還沒有好好兒吃東西呢!”
老太太搖搖頭,輕聲道:“吃不下,沒有胃口。有了這樣的兒子媳婦,氣也要被他們氣飽了。”
“老太太,您別看三爺,您看看大爺和二爺,他們兩個可都是朝廷的頂樑柱啊。尋常人家有一個這樣的子弟都了不得了,老太太您可是一下子就教出了兩個!”孫媽媽故意說著李家大老爺和二老爺,希望可以讓老太太轉移了注意力。
“哎,你說的也是。人哪有全福的呢!我也是覺得老三太不爭氣,哪怕他能夠有老大老二一半呢!老三媳婦也是,半點也不消停。要知道她是這樣的秉性,當年我說什麼也不會選她。還害的老三一直沒能順心如意。但願現在有了素心,他可以消停點。”老太太說起當年事,有些懊悔,也有些欲言又止。
“知人知面不知心哪,老太太!三太太當年性子爽利,看上去懂事能幹,誰知道現在變得這個樣子!”孫媽媽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主子的好,只能盡力而為。
“好一句知人知面不知心。是啊,一個人光看表面,怎麼會知道她心裡想什麼?”老太太不由喃喃。
“老太太,兒孫自有兒孫福。您不要再多慮了,剛剛王大夫可是說了,您最近是要好好靜養的。不宜多思多慮。”孫媽媽沒有辦法,只得盡力解勸。
聽她提起王大夫,老太太忽然想到了之前菱葉搶救了她的事情。
“我說雲羅,當時給我搶救的是不是菱葉?她怎麼會懂得那麼多?”
對於芍藥搶救了她這件事,老太太到底起了疑心。
“這個,二姑娘說是平時聽大姑娘說起過的。看來二姑娘是個凡事留心的人,所以當時才這麼思路清晰,有條有理。”說起今天芍藥的冷靜,反應敏捷,孫媽媽還有些贊不絕口。
“今天多虧了有二姑娘在這裡。大姑娘都被嚇壞了,只知道哭泣了。”
“唉,芍藥這個樣子,看來是我平時把她慣壞了。遇到大事還是不行。反倒是菱葉,從小吃了苦,遇事有擔當。”老太太聽了孫媽媽的話,忍不住嘆氣。
再怎麼樣,她也想不到這兩個孫女兒會換了身份。只以為是自己平時太過於寵愛芍藥,以至於讓她被嬌養的太過分,所以才遇到大事反而失了主張。
“是,菱葉小姐是真的看不出。也難怪這次詩會上,太後娘娘也對她另眼相看。紫鸞郡主也肯招待她。”孫媽媽說著,就看見老太太臉色變得嚴肅了起來。
孫媽媽說的這些,結合她們兩個今天的表現,讓老太太更加難過。
自己一直捧在手掌心裡的女孩子,怎麼會突然之間處處不如一個庶出的孫女兒?
到底是自己平時看走了眼,還是家裡就有什麼事情自己不知情?菱葉突然之間受到了什麼高人指點?那個指點了菱葉的人,又是出於什麼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