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帥站在片場一角,搖搖頭,嘆息道:“亂七八糟,這部電影完全毀了!”
旁邊有人笑道:“未必,這部電影可能得不到什麼獎項,卻絕對能大賣。”
王曉帥扭頭一看,圓臉,有點齙牙,臉上有點白癬,有點陌生,便問:“請問您是?”
那人咧嘴一笑:“我是馮曉鋼,之前執導過《編輯部的故事》和《北京人在紐約》。”
王曉帥哦了一聲,畢竟那兩部戲的主要導演是鄭小龍,馮曉鋼只是編劇和助理導演,他幾乎沒有聽過馮曉鋼的名字,便問:“你為什麼覺得這部電影能大賣?”
馮曉鋼咧嘴一笑:“好玩,中學生們會覺得很好玩,很有趣。”
王曉帥搖搖頭:“好玩有趣就能大賣,這算什麼道理?”
志不同道不合的,馮曉鋼沒有再說什麼,饒有興致地看著衚衕單車戰。
拍了一整天,終於把衚衕鏖戰拍完了,剩下的就要分成兩個結尾。
一個結尾是,像原來電影上那樣,敵眾我寡,阿堅和阿貴被大歡一夥人逼到一個院子裡,一頓毆打,阿堅和阿貴倒在地上,單車被砸壞了。
這個虐死人不償命的結尾,便有王曉帥來執導。
盧沖走到王曉帥身邊,猛然看到一個熟悉的面孔,一臉驚喜,上前握著對方的手:“馮導,您怎麼來了?”
王曉帥吃了一驚,沖哥面對韓三爺都一臉倨傲,可為什麼面對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馮曉鋼如此尊敬呢?
馮曉鋼也受寵若驚,雖然他過去幾年做了不少成功的作品,但一直不出名,在圈子裡根本算不上名導,名氣甚至還不如曾在國外獲獎的王曉帥,可這個據說來頭不小的沖哥居然對他如此尊敬如此熱情,讓他倍感溫暖。
馮曉鋼1990年與王碩聯合編劇《編輯部的故事》,1992年與鄭小龍合作寫了電影劇本《大撒把》,獲得第十三屆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獎提名。1993年與導演鄭小龍合作執導電視連續劇《北京人在紐約》,獲得93年度“五個一工程獎”,第十四屆“飛天獎”和第十二屆大眾電視“金鷹獎”。1994年他導演了第1部城市題材的電影《永失我愛》。
但是,不久前,馮曉鋼遭遇了一次嚴重的挫敗,他執導的《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開拍不久後,沒有透過審查,被迫停機。
有人告訴馮曉鋼,來找盧沖,以盧沖的背景勢力,應該能幫他透過審查。
馮曉鋼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來到《十七歲的單車》的片場。
盧沖為什麼對馮曉鋼非常尊敬,原因非常經典,馮曉鋼能替他賺錢,每個能替他賺錢的人,他都很尊敬,尊敬程度取決於賺錢能力的高低,像王曉帥是個燒錢比賺錢厲害的文藝派,盧沖從心底深處並不太喜歡,而馮曉鋼這種能雅能俗的能經得起市場檢驗的導演,盧沖非常喜歡,非常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