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過年, 相比二十一世紀,雖然物質方面匱乏很多, 但是熱鬧絕對是幾十年後的幾十倍不止。
這年頭從進了臘月, 講究的人家就要開始準備起來, 等到年根底下,洗衣服洗被面, 打掃家裡, 做新衣服新鞋, 蒸饅頭, 包餃子, 準備瓜子、炒黃豆等小食, 一家人忙忙碌碌的基本上停不下來。
劉家也是一直忙到大年三十最重要的那頓飯上桌, 欣雅跟劉媽,家裡幾個嫂子才得了點空閑。
今年過年劉媽特意弄了幾個好菜, 炒雞蛋、土豆燉雞塊、小蔥豆腐還有大白菜燉肉,分量準備的也足,滿滿幾大盆,一家人敞開肚皮吃的滿嘴流油。
欣雅也吃的很滿足。
吃完晚飯, 這個年代農村還沒有電視機, 自然也沒有什麼春節聯歡晚會,大家圍坐在一起說話聊天。
大哥大嫂說說他們的工作, 說說外面的事兒,說說兩個孩子,劉爸說說最近聽到的國家黨的政策, 說說村裡的事兒,年後的打算等等,一家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等到幾個小的熬不住要睡了,劉爸劉媽幾個拿出早先準備好的壓歲錢,給幾個孩子放到兜裡。
“別急別急,還有我的呢”欣雅今年也準備了,還每一個都給弄了塊小紅紙包了包。
“你攙和啥,你還沒嫁人呢,不用給,你自己掙的錢自己收著。”
“媽,今天過年呢,圖個吉利,再說我也沒放多少,就兩毛錢”欣雅逮著空趕緊把摺好的紅包往幾個小侄子小侄女兜兜裡塞,生怕劉媽給攔了。
劉媽斜了傻閨女一眼,又看了看幾個兒媳婦,到底沒再攔著,“兩毛錢還少啊?兩毛錢可能買不少東西呢。”
劉家幾個兒媳婦見了,對視一眼趕緊笑著附和,“可不是,兩毛錢能買不少東西呢,叫他姑破費了”
大年初一拜年。
小孩子們有小布兜的,都會單獨拎個布兜兜,沒有的,也會特意穿個口袋大的,就為了到時候能多揣幾塊糖果啥的其實大多都裝不滿,因為這念頭家家都窮,給的一星半點,路上就被孩子們吃的差不多了)。
欣雅童心未泯,想跟著侄子侄女一波去玩兒,叫劉媽給拽住了,“你今天可別亂跑,等會兒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呢”
年前傅成雖然沒回來過年,傅媽還是讓傅棟給劉家送了禮,雖然劉家也還了禮,但是拜年還是要過去一下的,說不得人家傅家這會兒已經在家等著了呢。
“媽,我跟傅成的事情都還沒定下來呢,這麼去會不會不太好啊?”
“啥沒定下來?”傻閨女兩家都有了默契了,這還叫沒定下來,咋樣才叫定下來?
“好吧,我去”
“就是過去拜個年,說說話什麼的,也不用太擔心沒事的。”
確實沒啥事,傅家人對欣雅都很熱情,也很顧及欣雅的感受,傅媽只是跟欣雅說了幾句話,問了問家裡長輩什麼的,就把欣雅交給了傅小妹招呼。
兩個女孩子雖然不是很熟,卻也認識,一起說說話,聊聊八卦,不多會兒就熟了,欣雅還從傅小妹那聽了好多傅成以前的糗事,比如小時候吃雞屎,被一條死蛇嚇哭等等,欣雅聽後哈哈大笑,當即決定下次再給傅成寫信的時候羞羞他。
從傅家出來,欣雅心情頗好,嘴裡甚至不知不覺間哼起了不知名的鄉間小調。
“媽,我回來了。嫂子她們呢?拜年還沒回來嗎?”家裡靜悄悄的,竟然媽一個人在家。
“啥拜年啊?去看熱鬧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