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中秀才後,劉家也算改了門庭,成了讀書人家。家裡往來的讀書人多了,考慮到走動方便等問題,劉家便把後面的院子也買了下來,連在一起,成了一個兩進的院子,劉敏住前面一進,欣雅、劉二郎住後面一進。欣雅還做主給劉敏買了一個機靈的書童跟著跑腿。
這天,原本是劉敏約了王瑞還有另外幾個友人出去爬山的日子,卻沒想到劉敏出去還不到一個時辰就回來了,“娘,王家那邊出事兒了”
“???”哦,看來王家在京城做官那一位到底是站錯了隊。“對你二姐影響不大吧?”
“還好,二姐、姐夫他們是早就分家出來的,影響不大,只是瑞兒以後的仕途……”王瑞比劉敏還大幾歲,這次也跟他一樣中了秀才,原本準備下一屆去考舉人,如今這事兒一出,幾年後也不知道會怎麼樣?
“現在考慮那些都太早了。”欣雅搖頭。而且就她冷眼瞧著,好像王瑞並沒有太多科舉出仕的意思。二丫之前也跟她說,王瑞對做官興趣不大,他對教書反而興趣更大一些。
“不說這些,娘之前跟你說的事兒,你考慮的怎麼樣了?打算什麼時候成親?”古往今來,似乎催婚的父母一直都沒變,只看你站在什麼位置。
“等兒子考完鄉試吧”
“也行,不過鄉試之後,不管中不中,你都要成親。”
這輩子的身體,興許是早年勞累太過的原因,明顯沒有上輩子身體好,欣雅也說不好,她能活多久。劉二郎的身體也跟她差不多,才剛剛過了知天命的年紀已經開始感覺到明顯的體力不支了,現在連一點重活都幹不了了。
幾日後,劉敏辭別爹孃去了府城府學學習。
兒子一走,欣雅感覺生活一下子空了很多,之前在清風書院,劉敏還能每晚回來,一家人一起吃頓晚飯,現在不小的宅子裡,就剩下他們老兩口了,憑白生了幾多孤寂。
“要不,我在後院給你開一塊菜地吧,我們沒事種種菜什麼的……”
“行啊,再種點花草,修剪修剪花草,也是一個樂趣。”
老兩口說幹就幹,又是翻土,又是撿碎石頭,又是除草的,花了兩三天,終於整出一塊地方。
等菜種種下,移栽了幾根月季、野葡萄過來,老兩口的事兒一下子多了起來。
每天早上起來顧不得做早飯,先去菜地裡看看,今天採種有沒有發芽;吃完早飯再去看一圈,給菜地澆澆水、除除草;有時候還會像模像樣的手裡拿著把剪刀,在葡萄、月季上咔咔剪幾刀,實際上剪了半天也不一定會剪下來一根枝葉……
劉家幾姐妹算是比較孝順的,雖說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等閑也不好隨便回孃家。不過到底姐妹多,幾姐妹約好了,每隔個幾天就回去一個看看,有時候還會把家裡孩子也帶上,讓老兩口高興高興。
二丫、三丫、六丫、七丫都嫁在鎮上,離孃家近,有時候即便自己沒時間過來,也會讓孩子時不時過來陪陪老兩口,倒也是個慰藉。
欣雅年紀大了,眼睛花了繡不得花,帶徒弟卻是可以的,幾個外孫女過來,她偶爾也會指點指點。
在府學的三年裡,劉敏讀書一直很刻苦,這孩子也比較會做人,幾年下來,不僅知識增長了不少,也結交了不少人脈。
等到三年一次的鄉試來到,劉敏不能說很輕松,卻也不算太吃力的中了舉人,排名在正榜第十八位,算是不錯的成績。
訊息傳來,欣雅家的這條巷子,那是徹底炸了鍋,當年眾人也不過隨口說說,私下裡嘀咕嘀咕,沒想到不過三年,劉家小子還真的給他爹孃捧回來一個舉人功名。
這下子,上門提親的,把欣雅家門檻都給踩平了。欣雅、劉二郎兩口子也是高興的好幾天都沒合攏嘴。
劉家幾個出嫁的女兒更是高興,孃家兄弟有本事,她們在婆家腰板子才硬氣,看看,之前還私下裡跟她們別苗頭的妯娌,不都消停了?
離家三年,每年只過年,劉敏才能回來短暫住上幾天,爹孃年紀漸漸大了,他卻不能在爹孃身邊盡孝,說不慚愧那是不可能的。可是劉敏也有他自己的抱負和目標,他想讓爹孃以他為豪,他想改換劉家門庭,想讓大家提起劉家,提起爹孃都是羨慕、仰望……
如今將將走出第一步,劉敏跪在老兩口面前,看著爹孃鬢角多出的白發,臉上多出的皺紋,越發枯瘦的雙手,不禁潸然淚下,“爹、娘孩兒不負您二老的希望……”
“好,好……”劉敏一句話,欣雅老兩口眼淚也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