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雅,挺著差不多六個月的肚子,耗費如此精力,當天就昏睡了過去,還好,她提前已經叮囑好大丫、二丫,劉二郎發熱時兩個丫頭也處置得當……
劉二郎能夠保住命,同時腿能夠治好這件事一時間讓欣雅在附近十裡八鄉聲名鵲起。
同時有了劉二郎操持,家裡的日子雖然剛開始艱難些,慢慢的也蒸蒸日上。
雖然年底欣雅八個月早産生下又一對雙胞胎女兒讓村裡的七大姑八大姨有了談資,卻對她們小家的日子並沒有多大影響。
“二郎,過了年,我想接點活計,你覺得怎麼樣?”因著生了雙胞胎後身子有些虛,且劉二郎也有些心疼媳婦,便讓欣雅做了雙月子。他自己自打腿好了後,雖然依然沒有幹什麼重活,卻也一直走街串巷接木工活,幾個月下來,雖然沒存下多少銀錢,家裡的外債卻少了不少,家裡的夥食也有所改善。
當初分家時,劉老頭劉老太沒有給他們分地,他們也沒有土地,一家九口人就只能靠手藝吃飯,大丫年紀大了,眼瞅著就要說親,二丫也不小了,不管怎麼的,她們也得給女兒準備點嫁妝。而且有兩三年後免兵役的二十兩銀子在那掛著,欣雅怎麼能不焦急?
“你想接什麼樣的活計?”劉二郎手下一頓,如果條件允許,劉二郎自然是很想讓欣雅在家裡舒舒服服的,可是現實不允許,他也只能努力多賺錢,盡量讓妻女過得好一些……
“我想去鎮上看看,有沒裱畫之類的活計?或者繡屏風什麼的?”其實欣雅還想賣畫,可惜這個沒有出處,欣雅也怕到時候生出不必要的事兒來。
“好,到時候我陪你一起去。”
“好。”
出了月子,把六丫頭、七丫頭先交給大丫、二丫照顧,欣雅跟劉二郎兩口子便步行去了二十裡外的鎮上。
好久沒有走過這麼遠的路,路程還沒走到一半,欣雅便覺得腿腳沉重,身上也直冒虛汗,眼前有點暈。
劉二郎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上來,我揹你”
看著劉二郎紮馬步,微弓著腰,明明看上去動作沒有多帥氣,衣服也只是粗布,上輩子穿慣了華裳美服,看慣了美人,受慣了伺候的欣雅,卻覺得眼角一熱,眼淚經不住流了下來。
這個男人,比起上輩子的雍正,不管是才學還是長相氣魄都相差甚遠,卻給了他上輩子幾十年求而不得的感情和純粹……
兩個人一路沉默到了鎮上。
欣雅所在的這個小鎮只是一個普通小鎮,經濟並不多發達,整個小鎮也只有兩條主街,呈井字形排列,主街上繡坊、書畫鋪子總共也就只有五家。
欣雅兩人先去的書畫鋪子,可惜書畫鋪子裡都有定好的裱畫人,並不招人。兩人又去了繡坊,幾家繡坊看了欣雅的手藝之後,倒也很感興趣,最後欣雅挑了一家叫玲瓏繡莊的,接了個小屏風的活計
從鎮上回來,欣雅便全身心的投入了刺繡之中,一連兩個月終於完成了這幅作品,對方非常滿意,給了五兩銀子的高價……
與此同時,大丫的婚事也開始相看,大丫底子長得像欣雅,模樣清秀可人,之前因為吃的不好,比較清瘦,這幾個月倒是養了一些肉出來,看著就是個清秀小佳人,在這鄉野之家算得上是很出眾的長相了。
而且大丫能幹那是十裡八鄉都知道的事兒,尤其是一手繡活那是真真得了欣雅的真傳,能夠繡荷包到鎮上換銀子的,十裡八鄉也沒幾個,因此劉家一放出話來,立馬就有不少人託媒婆上門提親。
一家有女百家求,欣雅也是看了又看,挑了又挑,又跟劉二郎商量之後,才最終定下了隔壁村一林姓人家長子林淮,那孩子讀過兩年書,有一手算賬的手藝,公公婆婆也明理,一家子和和睦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