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公主最不喜歡的, 就是陶老太太這一點。
她若是什麼都懂, 拉這樣的偏架, 安平公主還能把她一起給罵了。可偏偏她不懂,這樣的情況下安平公主若是跟她生氣,那就真的無理了。
原本還十分淡定的她,因著陶老太太的出頭, 頓時就面色難看起來。不屑於爭執, 當即就起身往外走, 一面吩咐吳嬤嬤,“叫人去尋阿凝, 咱們回公主府!”
簡凝才剛答應簡成忠, 要給他買德興樓的小點心, 終於把他給鬨笑了的時候,吳嬤嬤就急匆匆跑了過來。來不及把事兒說清楚,只道:“郡主,公主要回府,您跟奴婢走吧!”
吳嬤嬤年紀大了,跑來一趟已經累得不輕,自是不能再抱著簡凝。簡凝跟她跑了兩步,就因冬日穿得多,裙子又長, 一不小心就身子一歪往地上摔了去。
簡成元見狀, 忙一個箭步上去接住了她。
“阿凝, 你沒事吧?”剛一站穩, 他就急急問道。
簡凝心慌慌的,忙搖了搖頭。
簡成元直接將她抱起,對吳嬤嬤道:“嬤嬤,我抱著阿凝過去。”
吳嬤嬤有些猶豫,可也不能讓簡凝受傷,於是只好答應。
因為他們本就沒走遠,幾步趕到榮安堂門口的時候,安平公主也正好才出來。她看著簡成元抱著簡凝,心裡惱了陶老太太和程氏,自然也擺不出好臉色,
“阿凝,下來,跟娘走!”
簡凝迅速的拍了拍簡成元,被他放下後就走到了安平公主身邊。回頭一看,就見陶老太太已經著急的趕了出來,程氏正氣得怒瞪著簡成元。
這定然是娘和大伯母鬧得不愉快了。
這樣的事,前世發生過好幾次,所以簡凝就越來越不喜歡這邊的人。可是現在娘懷有身孕,又在氣頭上,她自是不能勸娘,於是只能努力擠了笑出來,道:“祖母,大伯母,那我先走了,下回再來看你們。”
程氏沒出聲。
陶老太太卻因為一頭霧水,看著小孫女這麼懂事,眼睛一下子就紅了。大過年的,安平公主到底是鬧什麼呢?
“哎,哎,好。”她忙不疊的應了。
安平公主生氣,卻又不願訓斥女兒,因此只道:“走了!”
·
因著這事兒還沒來得及告訴簡松臨,回去的馬車上便只有安平公主和簡凝。簡凝忍了好一會兒,才拉了安平公主的手,小聲道:“娘,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嗎?”
安平公主和程氏不和已久,可不管是程氏貶低女兒的話,還是她暗諷程氏的話,這些她都不想告訴女兒。女兒還小,這些汙糟話別髒了她的耳朵。
她搖搖頭,道:“沒什麼。”頓了頓,又忍不住,“反正你只記著,你大伯母不是個好東西,你往後遠著點。至於你祖母,那就是個老糊塗,這麼多年沒一點長進!”
這些話前世安平公主就經常說,簡凝聽的太多也不覺得什麼,畢竟她和程氏沒什麼接觸,可……可想到陶老太太對她的好,就覺得娘這話未免有些過了。
“娘,發生了什麼事,您還是給我說說吧。”她說道,“我不是小孩子了,而且日後是要待在宮裡的,有些事兒是不是應該提早知道比較好?”
安平公主輕蹙眉,想了想覺得也有道理。女兒日後在宮裡,什麼樣骯髒的手段都可能碰到,如今只不過幾句吵嘴的話,的確不應該事事都瞞著。
嘆了口氣,安平公主道:“和你大伯母有幾句吵嘴,她先挑的事兒,我自是不讓她。可我將她氣著後,你祖母……你祖母聽不懂,只瞧著我將她氣倒了,便出面拉偏架!”
即便安平公主臉上一片厭煩,可簡凝還是相信她說的是實話,只不知道具體吵嘴的內容,她面上就有些一頭霧水。
安平公主自不會說,女兒乖巧可愛,而且小鼻子小嘴巴都像她,就算唯一不像她的眼睛,那也是一笑起來眼兒彎彎,有些像簡松臨,分明漂亮的不得了。旁人說女兒不好的話,安平公主一句也不會告訴女兒。
而至於她之後說的話,安平公主本還覺得沒什麼,可這會兒見女兒睜大眼睛看著她,便也覺得有些後悔了,那話似乎有些太難聽了,自不能告訴女兒,回頭汙了女兒的耳朵。
於是她就把和程氏張氏的不和,告訴了簡凝。
原來進門後她也不是立刻就有了簡凝的,之後有了簡凝又久久沒能再次有孕,可程氏卻一個接一個的生兒子,後進門的張氏也是一進門就生了兒子,因此三人見面,她便總覺得這兩人在笑話她。
她身為公主,有著與生俱來的高貴身份,就算不能生兒子又怎麼了?她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公主,她的夫君,依然也只能守著她一個人。
她不屑於程氏和張氏的笑話,反倒是笑話她們,簡家大伯二伯常年駐守西北,程氏和張氏就送了貼身丫頭過去伺候,她看不上眼,自是說了幾句,沒想到原本只是有些不和的關系,徹底惡劣了。
至於陶老太太,那就是一個聽不懂媳婦們吵什麼,卻還偏偏要出來做和事佬的人。每回即便是程氏和張氏挑得事,就因為她會說,能將兩人氣到,最後陶老太太出面都是叫她別鬧了。
安平公主氣道:“你說你祖母這是不是是非不分?也或許不僅僅是,還因為我生不出兒子,她簡家面上不敢有異議,私底下怕是也不高興吧?”
所以,婆婆才會拉偏架!
簡凝還真不知道,雖然祖母疼她,可她對祖母的為人的確不瞭解。只不過勸人自是沒有把人往壞處說的,明明都是小事,沒道理非要娘和簡家那邊鬧成這樣,這般不止爹夾在其中難做,就是娘也多少會被人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