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編劇不會讓作品中的人物,按照自己的設定來完成生活,而是自己進入作品,去觀察和反映人物的生活。
他自己選擇了第一個鏡頭就出演主人公包世宏,無疑就是這樣的方式從不反省到恰到好處的反省。”
“看完電影不得不讚嘆編劇鬼才,以及導演的才華,電影完成度之高令人乍舌,細微場景打磨的非常精細
各種特寫鏡頭靈活的運用,刻畫人物的內心活動,使電影人物的塑造非常成功,雖然說劇情比較複雜,人物眾多,但看完後,依然可以記住那些七七八八的人物,在此不得不感嘆導演與編劇的才華。”
“這部電影的敘事方式,無疑是一種劃時代的變革,從小人物入手,分開展示對於一件事情的不同反應,進而完成一部黑色喜劇,相較於如今的直白敘述,這部電影的巧妙,毋庸置疑!”
……
而就在《瘋狂的石頭》這部電影風靡全球的時候,世界級天才鋼琴演奏家,奧利斯韋博此時在華夏的鋼琴演奏會,已經成功結束。
作為,此次全球巡演的最後一站,奧利斯韋博對這次巡演的成功,其實早有預料。
而接下來對鋼琴技藝的pk,顯然也已經被他提上了日程。
在他看來,鋼琴或者說是音樂,無疑是一種放大人們的情緒,進而產生出共鳴的一眾手段,只是早在十年前,他就已經發現,在這個音樂水平相對落後的國度,這樣的理論,依舊流於表面。
華夏大部分藝術家,都只關注於對演奏技巧的打磨,而忽視音樂所帶來的情緒共鳴這個方面。
“華夏音樂發展之落後,當真觸目驚心!”這是奧利斯韋博在接受華夏某音樂報記者採訪時,說出的話語。
也正是這番言論,直接導致華夏全體人民的抵制。
可接下來,奧利斯韋博卻並未就此打住,而是開始在華夏各地停留,挑戰華夏國內少數的一些音樂大家。
起初,華夏音樂從業者,還只當這是一場國外的年輕音樂人搞出的鬧劇,可很快他們就直接被奧利斯韋博的表現,徹底打臉。
先是,鋼琴王子朗明遭遇慘敗,緊接著是鋼琴大家沈連傑遭遇打臉,最後即便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鋼琴演奏家溫平出手,也依舊敗北之後,華夏的所有音樂人都發現了一個事實……
那就是奧利斯韋博鋼琴技藝,理論水準,真的超出了他們太多。
一時間,全體華夏音樂人集體失聲。
可即便如此,網上對這件事討論的熱度,卻依舊有增無減。
“難道就沒有一個人,能夠打掉這個奧利斯韋博的囂張氣焰麼?”
“就是,那些音樂人都是幹什麼吃的,平時討論音樂,那都誇誇其談,可結果呢?直接被這群外國佬按在地上摩擦,我真為你們感到恥辱!”
“我記得葉楓的實力,不也還不錯麼?為什麼這次,他沒有出手?難道,他也覺得自己水平達不到?”
“葉楓?那傢伙還是算了,寫點酸腐的口水歌也就可以,一旦出手,那基本上分分鐘被秒殺!”
“可是他出道至今所表現出來的音樂素養,還是極高的呀!”
“那又如何?人家可是世界級的音樂家!一個世界級,所代表的東西,可不是普通的音樂創作人可以媲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