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道:“咱們都是自己人,賢弟哪裡用得著這麼客氣,你這麼說可是……”
不等大石把話說完,張夢陽已經從旁邊侍衛的手中借過一把彎刀來,邁步來到了廳外,仰起頭來看了看飛在旗杆上端的金雕,調整好了呼吸,然後腳尖點地,使出了通天縱的功夫,口中喝了一聲:“起!”
但見他身形驀地向上衝起,順著旗杆朝上猛竄,眨眼間便衝到了旗杆的頂端,腳尖在杆頂上微一借力,身子便如閃電般射入十幾丈高的半空之中。
由於他的動作前後連貫,速度快得出奇,在下面的人看來,就如同毫不停頓,直接飛如了雲霄裡的一般。
那盤旋飛舞著的金雕剛未曾防備會有兩腳怪突然竄上,正要振翅躲閃,已然先聲奪人的張夢陽哪裡會給它機會?他手上的彎刀自下而上地撩了上來,唰地一聲,快捷無倫地加諸其身,幾乎將它半個身子都給切了下來。
他一把掐住金雕的脖子,身子往下一墜,滋溜一下順著旗杆直滑落到了地面之上。
金雕的掙扎很快便不見力道了,鮮血浸紅了它的半個身子,一邊的翅膀無力地撲扇著,一下,一下,又一下,把地上的塵土都撲扇了起來。
張夢陽手提著金雕進到了廳裡面,把它撲地一下丟在了當堂的地毯之上,笑著向耶律大石說:
“這隻金雕,就算是小弟我送給哥哥的見面禮吧。只可惜我的本事不濟,還不能把它生擒活捉,只好殺死了它,讓下邊的人給做成標本,把它擱在你的大賬中當做和擺件用了。”
此時,在坐的諸將包括耶律大石在內,一個個地全都目瞪口呆,實在未曾料到這個看上去年紀輕輕的傢伙,居然還有這等飛入雲霄的本事。
有的感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的感嘆“古人云,英雄出少年,誠不我欺也”。還有的感嘆“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看,夢陽都統的是神人也”。
總而言之,包括大石在內的所有漠北諸將,一下子全都對他刮目相看起來了,全全都心悅誠服起來了。
在張夢陽竄上高空裡的一瞬間,他們誰都沒看清楚他究竟是如何飛到天上去的,但又誰都看得清清楚楚他一刀下去,把那金雕砍得鮮血和羽毛四處飛濺。
單是這一手功夫,他們在坐諸位無不是平生頭一次見到,當真是開了眼界,長了見識了。
蕭太后和小郡主向來只知道他有神行功夫在身,千百里之遙能夠倏忽來去,至於他的通天縱功夫,到今天也是有一次親眼見到。
連她倆都覺得,他剛剛好像使了個旱地拔蔥,一下子就竄進高空裡把那兇猛嚇人的金雕,給輕輕鬆鬆地斬落在了手裡。
至於他在旗杆頂端飛騰借力的那一環節,她們兩人也跟眾人一樣,都被他動作的快速與連貫給迷惑住了,沒有絲毫的察覺。
在坐諸將,眼望著垂死的金雕在地上無力地抖動著翅膀,心中再沒有任何懷疑,人人都想:他既有此等功夫,在金軍陣中殺個七進七出那自是不成問題的,看來他方才說的那些,都是確鑿無疑的了。
還有的想:“沒想到張都統年紀輕輕,身手居然如此了得,怪不得太后當初那麼信任他,把他留在身邊做了宮裡的親軍副都統呢。這足以見得太后她老人家的識人之明,哪裡像傳言中說的只會任人唯親了?
“只不過以夢陽都統的本事,只做個近侍局副都統真的是委屈了他的大材了。做個統領千軍萬馬征戰沙場的大將軍,方不負了他這一手驚人的藝業。
耶律大石一臉驚訝地站起身來,親自斟了一大角酒,邁步來到張夢陽的跟前,態度無比恭敬地對他說道:
“賢弟真乃是古今難得一見的神人也,咱兩個雖說相識已久,只是到了今天,做哥哥的才算是真正認識你了。來,賢弟請滿飲此杯,聊表一下哥哥我對你的敬意!”
耶律大石這麼一說,在坐的諸位全都將酒杯舉過頭頂,衝著張夢陽由衷敬佩地說道:“張都統少年英雄,當真是不同凡響,我等今天是開了眼啦。”
有的說:“我早說過,張都統玉樹臨風,英姿颯爽,一表人才,一眼看去,就知道不是個平凡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