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累了,便坐在路邊的一個涼亭裡一邊歇息,一邊喝水。
清風、明月則遠觀近顧,與老母和張夢陽“夫妻”兩個談談說說的同時,也時刻警惕地觀察著周遭的動靜。
過了不一會兒,一個年邁的婦人騎著毛驢,和兩個拉車的中年漢子沿著西邊的古道搖搖擺擺地走了過來。
他們走到了涼亭近前,兩個漢子對老婦人說道:“娘,咱們在這兒喝口水再走吧,趕到合羅川再快也得等到天黑以後,我怕您老人家的身子吃不消。”
那老婦人“嗯”了一聲,便由著兩個兒子把她從毛驢上攙扶了下來,拄著柺杖走進了涼亭裡面。
當老婦人的兒子提到“合羅川”三字的時候,老母和張夢陽等人心中都是一震,實在沒有看出,他們三人一身西北農人的打扮,居然也會跟合羅川有著牽連。
待得老婦人在涼亭中坐定了之後,老母衝著老婦人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老人家,您這一身的風塵僕僕,這是打哪兒來,又是要到哪兒去啊?”
這位老婦人看上去不過六十來歲,跟老母八十有六的年紀還差著二十多,實在應該算是她的晚輩。
但老母她老人家駐顏有術,不明就裡者一眼望將過去,任誰都會以為她只不過是個年約三十上下的中年美婦,跟一個年近九十的龍鍾老婦的形象,可是差著十萬八千里之遙。
老婦人聽得有人問候,抬起眼來朝老母那邊望將過去,只見只見老母一張美貌的俏臉正坐在她的對面,笑吟吟地看著她。
老婦趕緊躬身搭禮,說道:“老婆子活了這麼一大把年紀了,還很少見過如小娘子這般風采儼然的人物。如果老婆子所料不錯,小娘子應該是從中原來的吧?”
老母笑道:“老人家說著了,我們是遠自中原博州而來,帶著二女一子,要去西域的高昌國拜佛朝聖的。”
老婦人聽她一說,轉過頭來看了看清風、明月和張夢陽,不由地嘖嘖讚歎道:
“小娘子真好福氣啊!兩個女兒貌美如花,兒子也是人物出眾,一表人才,跟我們窮苦人家的孩子,可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老母問道:“老人家可是本地人氏麼?”
老婦人扭過身來答道:“不錯,老婆子我世代居於肅州,孃家姓孟,祖上也是中原漢人,大唐時候隨軍戍邊西來,定居在此。夫家是党項人,複姓骨利,這個是我的大兒子忠吉,那一個是我的二兒子忠旺。
“先夫在世之時,在白河北面的河川之地置辦了些地產,除了種麥打糧之外,也種植些水果菜蔬,除了家裡麵人自給自足,也時常對外發賣,賺些市利。”
“從前年開始,合羅川上孫旗主派人到我老婆子這兒來採買果蔬,覺得老婆子的東西好吃又不貴,便命我每月給他們往合羅川上送幾車去。
“這不,這個月又到時候啦,兩個犬子拉著兩車新鮮的好吃的果品給他們送上去,反正我在家裡閒著也沒事,便跟著他倆到哪兒去走走,散散心。趕巧了的話呀,還能見著他們的皇甫總教主呢!”
老母黛眉微微地掀了掀,道:“這麼說來,你老人家是見過那位皇甫總教主的了?”
喜歡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請大家收藏:()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