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是來進行武力震懾的裝甲士兵露出了獠牙,按照新的命令,在完全隱形的狀態下對美國太平洋艦隊進行軍備摧毀!
此刻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就如正史中被日本偷襲時一樣完全沒意識到危險,甚至此時的他們比二戰時更自負,比二戰時更信任自己的科技水平和偵測系統。在所有探測器都沒預警的情況下,就算裝甲士兵淩空而立,他們甚至還有人在甲板上打撲克!
接著戰爭便悍然降臨了!
先是如漫天流螢火雨的微型導彈瞄準航母上的一架架艦載機投下,每一聲轟隆爆炸便意味著一架戰機化為火雨。接著面臨打擊的是戰艦上的武器裝置,最開始由微型導彈擔任,最後變成手持式離子炮,甚至有人貼近用法術引爆彈藥庫、燃油箱……
艦隊上的海軍士兵先是愣神,完全不知道怎麼回事,接著便是一臉慌亂。
“怎麼回事?”
“誰在攻擊我們?”
“敵人在哪?”
“哪個國家向我們宣戰了嗎?”
“所有士兵各就各位!”
“不!全部進入甲板下,不要暴露在甲板上面,我們沒發現敵人!”
……
每艘戰艦上瞬間便亂成了一團。
因為出戰的都是裝甲士兵,而且預先沒有準備要對太平洋艦隊展開大規模攻擊,所以沒有攜帶大威力武器,裝甲士兵自帶的單兵武器也只夠摧毀航母上的戰機和其他軍艦上的外部火力配置了。
到後來美國人終於反應過來,一些近防炮臺和機關炮被操縱著朝天空胡亂開火,但瞬間就會被裝甲士兵們給擊毀。
最誇張的是一座近防炮臺直接被一名裝甲士兵拔出冷兵器給刺穿了炮膛,不知躲在指揮室中的美國人有多震驚。這也證明這本身就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就如現代隱形戰機飛到二戰時打空戰一樣,能擊毀多少架敵機完全與帶了多少彈藥息息相關。
高科技戰爭來得快去得也快,很快裝甲士兵們便撤離戰場,但現在太平洋艦隊戰艦表面的武器配備已被摧毀大半。
美國人引以為豪的戰艦、縱橫四海的資本,現在已變成一座座海上孤島了。
可惜了那些擁有巨大威力的導彈,連導彈艙都沒有開啟。也可惜了那些一分鐘能打出幾千上萬發的火炮,根本連敵人都沒有看見就被微型導彈精準點掉了。可惜了這些巨大的戰艦,就如一個個活靶子。
這件事是對美國人的進階報複,也是對美國乃至歐洲各國的震懾,與另一邊在政治方面下的手段齊頭並進,相輔相成。
僅對美國而言,能從白宮方面解決這件事情固然是好,如果不能,那此次軍事行動也足夠對他們造成巨大威懾了——能輕而易舉拔掉這些戰艦的表面武器配置,就能用同樣的手段在美國做到任何事,例如將一顆核彈或一坨翔放到白宮總統辦公室!
安陽敲著面前茶幾的玻璃,出神。
但美國人造成的影響卻並不是美國人服軟就能平息的,甚至有可能令其的熱度更上一個臺階。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熱度太高,已經冷不下來了。
只有往其他方向引導。
微型導彈倒可以說是中國政府研製的新武器,衛星研發工程也可以說是受某國政府之邀或與某國政府攜手進行的,以安氏體系在現今世界上的影響力,只要手再伸長一點,要找到一個願意為安氏集團背這個鍋的國家並不難。
但這樣一來,安氏集團有製造這些東西的許可嗎?中國目前的法律能允許這一點嗎?
安陽覺得與其給這些莫須有的“集團公司”套上外國的殼子,不如用一些手段讓國內政府允許這一點,開個特例。
反正以安氏體系現在的影響力而言做到這一點應該不難,只是或許會重新整理一些國人的三觀了。
造船廠倒是好解釋,關於一些人沒有根據的想象詆毀也很好應付,有了特殊營業執照的安氏集團可以選擇如他們所想,幹脆就走上這一條路,也可以選擇發言闢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