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仙神、妖魔都注視著這方,屏氣凝神,雖然想象中天蓬元帥與龍樹菩薩的爭辯並未出現,但他們二人的談話同樣決定著這片已不再由之前的仙神與妖魔主導的戰場究竟會走向何方。
無可奈何,沖突還是爆發了。
這也許也是不可避免的。
只見西方極樂世界與主世界的裂縫陡然擴大,刺眼的金光刷一聲放射出來。坐在裂縫對面的無盡僧眾一個個站起身,像化作流光似的不斷從極樂世界中飛出來。
妖魔、仙神們及遠遠觀看的修行者都只覺眼前金光一片,除了這些金光,似乎就再也看不到其他東西了。
這便是佛門的百萬僧眾了。
說是百萬,其實還不止。
並且這只是佛門的低端力量,以佛門如今在三界的影響力,如果這些僧眾折損過多,隨時能從人間補充回來!
不知許久,這片神魔戰場上方已多了無數僧眾。
他們穿著僧衣,頂著光頭,不著鞋履與甲冑,亦不手拿武器。他們渾身如金銅,散發毫光,人人都閉著眼睛、面無表情,呈現立體的佈局將神魔戰場重重包圍起來。
一眼望去全是毫光熠熠,無論遠方還是近前,無論上方還是下方,都是這些淩空盤膝而坐的僧眾。
而此時西方極樂世界中還留有幾百形態各異的僧人端坐蓮臺焰座之上。比之先前的僧眾,這些僧人似乎沒有紀律。他們有的低聲念誦著經文,有的面無表情的看來,有的在閉著眼睛修習,但身上的力量卻遠超那些僧眾。
“五百羅漢!”有人驚訝喊出聲。
如果說百萬僧眾只是佛門的低端力量,那這五百羅漢就是這些僧眾的統領者,是佛門開發的對外戰爭體系的中堅力量。
許多人都不由感慨佛門居然如此重視天河水軍,不僅派出了百萬僧眾,還帶出了五百羅漢。這樣一來除了頂尖大神通者,佛門力量便算得上傾巢而出了。但依舊有人發現,在那五百羅漢之中,還有不少菩薩的身影。
沒隔多久,五百羅漢們也跨界而來,但他們沒在神魔戰場停留,而是頭也不回的隨著十幾位菩薩一同往東方而去。
在這個過程中大多數人才驚慌異常。
“文殊菩薩……”
“那是……普賢菩薩?”
“大明王菩薩也在!”
“還有靈吉菩薩!”
一尊赫赫有名的大菩薩進入人間,這等力量已是超規格了!
這時才有人點清關鍵道:“佛門這麼多力量降臨人間,天河水軍又將全部實力都暴露出來,已快等於另一場神佛之戰了。天庭肯定不會坐視佛門傾盡全力將這麼多天兵消滅於此,必然會派出援兵!”
聽見這話,不少人才恍然大悟。
所以這五百羅漢和這麼多菩薩的任務就是阻截天庭有可能的援兵,起碼也要將之拖住,使得天河水軍處於孤立無援之境!
看出這一點的人不少,頂尖仙神們更是心如明鏡,但天蓬元帥依舊放任這些菩薩羅漢離去,面色淡然的看向龍樹菩薩:“不知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和旃檀功德佛等眾人近況如何了?”
高瘦的龍樹菩薩對他雙手合十道:“勞煩元帥記掛,幾位尊者都已在佛祖的勸說下放下愚見,現在正在思索當中。”
“原來如此。”天蓬元帥淡淡道。
大日如來若能勸服旃檀功德佛,當年也不會有玄奘西行了,大日如來若能勸服觀世音和地藏王菩薩,佛門也不會內亂了。現在的情況大概就是大乘佛教在靈山佔了下風,這幾位的勢力都被鎮壓下去了。
天蓬元帥內心一時有些唏噓。
當初選擇踏上西行之路,一方面確實是因權利內鬥失敗而心灰意冷,但更多的原因還是在於被觀世音菩薩的理念說服了。
頓了頓,天蓬元帥道:“我雖不知道觀世音菩薩與大日佛祖之爭誰勝誰負,但未來存在於世的,必是大乘佛教理念。或許未來有一天靈山取代天庭掌管三界,但世間的觀音廟絕對會超過佛祖廟。”
聽見這話,龍樹菩薩卻沉默了,許久才道:“元帥就如此肯定?”
“拭目以待吧。”
龍樹菩薩深吸了口氣,不與他爭辯。
此時五百羅漢和十幾位大菩薩已經完全離開,隨之離開的還有四大金剛:潑法金剛、勝至金剛、大力金剛與永住金剛;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二王尊:密跡金剛和那延羅天;十八護教珈藍等……
而頭頂其餘天河水軍也降落下來,各種戰船對準四方,天兵天將整齊列陣,與靈山百萬僧眾對峙。
這場戰爭的情形翻轉實在太多次了。本來已經快絕望的妖魔們又迎來了希望,而本來戰局基本註定了,現在佛門插手,誰也不知道天河水軍能否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抗住佛門的大力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