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你說這座山叫什麼山?”
安陽不敢置信的睜大了眼睛。
他的對面是一名老樵夫,看起來有四五十歲的樣子,面板被曬得黝黑,臉上滿是橫七豎八如被刀削斧鑿出來的溝壑。常年勞作已經讓他那雙眼有些渾濁了,但卻沒有外界凡人的汙穢,反而很是平和。
老樵夫面對安陽的追問有些誠惶誠恐,但還是為他重複道:“方寸山,叫方寸山。”
“這山的全名可是叫靈臺方寸山?”安陽繼續追問。
“這……”老樵夫猶豫了,他在這山上砍了一輩子柴,也只隱約知道這座山叫方寸山,至於靈臺不靈臺,他是真不知情。
“好吧,謝謝你了,老人家。”安陽掏出一塊一錢重的碎銀子遞給樵夫。
“使不得使不得。”樵夫連連擺手,“只是隨口答了幾個問題,公子不嫌棄小老兒知道得少已讓小老兒很慚愧了,再收公子的錢老兒真是過意不去,過意不去啊……”
“那就多謝了。”安陽也不和他推脫,將碎銀子收回來,便往村頭走去。
這裡確實像是一片與世隔絕的桃源,別的不說,在這個天下大亂的時代,這麼淳樸的人在外面絕對打著燈籠也找不到。
隨後安陽和小嬋逛完了整座村子,深刻感受到了這裡的平靜。人們不受天災人禍的紛擾,也沒有妖魔鬼怪鬧事,沒那麼多明裡暗地的爭鬥,心性自然保持著淳樸善良。
只是他們二人到最後也沒能問到這座山的具體情況,大多數人只知道這座山叫方寸山,其餘無一所知。
“那就上山看看吧!”安陽站在村頭。
這片山確實很深,被濃密的植被覆蓋著,雲霧茫茫,哪怕抬起頭也望不到頂。
二人便開始往山裡走去。
一路無話。
方寸山,想必沒有誰不熟悉。
中國有一神話鉅著叫《西遊記》,裡面有一老道叫菩提祖師,這老道住的地方就在方寸山。
它的全名叫“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這其實是個字謎。
靈臺方寸,其實是個“尋”字,斜月三星,即為“心”,連起來就是“尋心”,體現了古修行者對於心性的重視。
而無論靈臺還是方寸,其實又都是心的意思,有一詞為“方寸大亂”。
西遊記中的絕對主角,孫悟空就從這裡開始了他頂天立地的一生!
安陽記得當時孫悟空只是一個石猴,西遊記原著中沒有說過他的來歷,拋去現代人的各種解讀,他就是一塊石頭成了精。但這只石猴卻在這斜月三星洞習得了一身本領,沒幾年時間便敢不把天庭放在眼裡!
孫悟空剛到方寸山時最先遇見的也是一名樵夫,不過那名樵夫不僅什麼都知道,還曾在山上的三星觀裡聽過經學過歌。
“莫非系統借用了西遊的背景?”
“不過這方寸山是不是菩提祖師的靈臺方寸山還不一定,說不定只是重名呢?還是得上去親眼見見才知道。”
“西遊記原著中描述的菩提祖師平易近人,就算不小心冒犯了,也無妨吧?”
安陽並不覺得以自己這點水平在那些傳說級大神面前有什麼反抗能力,還是得小心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