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世界的時間流速加快對世界的民眾有什麼好處?
答案是沒有!
絕對性的時間改變是沒有意義的,但相對性的時間改變對於這片區域中的人而言,如果他們無法跳出這片區域,那這個相對性相對於他們來說就是絕對的。
可問題就在於,時間這個詞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太模糊了。
在安陽眼中是相對性的時間流速加快,但那是因為他本身便站在末日世界之外,可以從容的以其他世界的時間與之進行對比,如果他置身其中,也無法察覺變化。
對這個世界的尋常人來說,那就是絕對性的加快,是無意義的。
必須要站在座標系之外,以觀察者的角度,有參照物,真正使時間的變化變成相對,這所謂的時間變化才有意義,才能真正被證明是存在的。
就如一片黑暗之地,如果沒有重力,你無法知道自己是倒立的還是站直的,只有當腳下出現了大地或者其他什麼大的參照物,你才能知道自己的方向。
就如同時間靜止,在靜止區域內的一切都停止了活動,你無法呼吸,無法思考,你完全不知道時間在此時定格了。當時間恢複那一刻,你的一切便都恢複了,你也感覺不到剛剛時間已經靜止了漫長歲月,你只會繼續自己下一秒的動作,所有都照常運轉。
只有站在這片時間靜止區域外的觀察者,他有著自己的時間流速,才能經過對比,看見眼前的畫面陡然靜止了無數年,然後知道那裡的時間已經靜止了。
時間的加速也是如此。
一個小時對於他們而言依舊是一個小時,一天依舊是一天,人生仍然百年,一棵樹從成長到枯萎還是需要那麼多時間,風從籃球場到圖書館還是要那麼久。
只是這一個小時或一天或一年的時間,原本只相當於另一個世界的三分之一,但現在已經可以和那個世界並駕齊驅了,兩者相對比往來時,才能發覺變化。
對於這些高官們有影響嗎?
當然有。
本來是沒有的,但自從安陽打通了末日世界和神州世界的通道,兩者就互相影響了,而時間當然是兩個世界之間銜接的一個重要因素。
舉幾個例子。
以前科學家派往神州世界,當他們一年之後回來,已經在神州世界呆了三年有餘,對官員而言相當於一年時間就看到了三年的成果,反正也不消耗他們的壽命。
而現在,這一行便不可取了。
以前派往神州世界駐紮的裝甲士兵,每在那裡三年多接近四年,這邊才一年,或許當他們度過了四個春夏秋冬回來,自己已經滄桑不少,但他們的妻子才老了一歲。
而現在,時間已經同步。
以往組織的軍隊,派遣教官前往神州世界訓練,以求加快速度。
但現在,這個政策也已經沒有意義。
所以時間同步帶來的後果,就是立於現實世界的安陽獲益。
但對於沒有站得更高沒有更深遠目光的尋常百姓而言,帶來的未知變化卻難以體會,盡管這些變化真真切切的在影響著他們的生活,他們依舊睜不開眼睛。
對於這些軍政高官來說,因為失去了神州世界這個天然的“時間加速區域”,在他們掌權的時間內基地的發展卻變慢了。他們原本藉助神州世界更快的時間流速一年內就能見到的某些科學研究進展、軍隊訓練進展等等,現在卻必須要三年多。
相對於末日世界來說,就是神州世界的時間流速變慢了,自然是無益的。
但安陽考慮到自己的想法,這麼做了,這些官員們自然沒有反駁的理由和權利。
眾人靜默沉思著,但那失望卻已經寫在了臉上。
最終周明遠站了起來,說:“所以我們要取消異地軍隊訓練計劃,其二,我們要撤回在神州世界的科研隊,再然後,對駐軍帶來的變化也必須著手改革,第四……”
安陽臉上露出贊同之色,周明遠每說一句,他就點一下頭。
這個最初的元老還是挺有能力的,一下子能想到這麼多,也總歸沒辜負他的信任。
不過這些話自然也不止他才想到了,這裡坐的都不用庸碌泛泛之輩,只是這場會議雖然鼓勵大家提出自己的意見,但終究不是任意發言的課堂。
對於這種事情,也不是誰都能站起來說的。
周明遠有著足夠的資歷,也有著足夠的身份直面最高長官,除非他沒有想到這點,其餘人就得乖乖的表示傾聽,等他講完了才能著手補充。
然而他一講就講得差不多了,口若懸河,根本不停。
也沒有留下可補充的。
安陽等他說完才點頭:“很不錯,這些都記錄下來,擬定方案,等我審查後簽字,然後再說說根據時間流速的變化我們應該新增的一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