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上,最容易火的是什麼影片?
答案很簡單,挑釁類。
再亮眼的影片,如果只是秀操作,觀眾也就當一個消遣來看了。
你牛b,好,知道了。
然後?還有什麼然後?你自己在一邊牛b,和我有什麼關係。
就像都知道我們的老大是胡總,但是普通人絕對不會去關注胡總每天做了什麼,報道中見到也恨不得趕快跳過去,換一些軍演、外交一類的來看。
可如果胡總說要爆小布的菊花,那就不一樣了……
陳灝這個影片也是這個道理,涉及到了國服rank第一、二名之間的爭鬥,所有人都期待後續發展,同時在各個渠道給朋友推薦。
區區一夜時間,這個影片的點選量就已經過了十萬。
十萬是什麼概念,在這個時間段相當於五十分之一的玩家都看過了影片,平均每個網咖至少有一個玩家知道陳灝向藍莓發出戰書這件事。
當然,是‘王藍莓’。
而被萬眾甚至十萬眾所期待的兩人,此時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進行訓練,備戰p,根本不知道這個影片;另一個則在準備網咖賽,完全不急著去打。
陳灝單純就是為了黑一下人,並沒有和藍莓分個高下的心思。
如果是s2中期達到巔峰,rank怒上2500分的藍莓,陳灝倒是有較量一下的意圖,此時藍莓僅僅玩了五個月遊戲,實力過硬,但在英雄池上太吃虧。
三血二塔的soo有著太長緩衝時間,在水平差距彷彿的情況下,要贏就必須選前期不算弱,中期單挑強的英雄,藍莓的主力奧拉夫前期兇殘中期乏力。蘭博也不適合soo,打前期陳灝並沒有必勝的把握,但越往後拖,藍莓就越會吃虧。
如果是一血一塔一百刀的規矩。陳灝就基本要跪了,藍莓的ez也有接近70的勝率,用補刀就能壓死陳灝。
陳灝也深知自己這個缺點,所以一直以來都在努力彌補,現在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
19歲,剛好卡著電競黃金年齡的尾巴,而且此時陳灝並沒有產生厭煩心理。
原因很簡單,不管是工作、學習還是電競領域,不求上進甚至產生厭煩的只是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能在自己的領域達到巔峰。榮譽感就會推動著人的腳步不斷向前。
匹配模式下的實戰補刀,陳灝已經可以打出10分鐘80,20分鐘200的資料,比起一個月前提高了很多。
當然,和職業選手對抗。這個補刀數肯定要有所下降,但一個檔次的提升妥妥沒跑。
而且因為這段時間帶領s13戰隊,很多東西都要不斷去注意,陳灝感覺自己觸碰到了‘掌控’的層次。
技術,意識,理解,掌控。這是陳灝對遊戲作出的四個分級。
技術很簡單,補刀、對抗、走a、光速qa這些都是技術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