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蔡宇都這麼說了,那林翰也不再矯情什麼,時間再緊張,一週抽出兩個小時去上課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那蔡校長就幫我把時間安排在週一下午吧,還是這個老時間,地點需要更換嗎?”
林翰擔心的是兩百人的階梯教室到底能不能容納下那麼多的學生,之前他上課的時候連過道上面都是坐了學生的,每次來都要提前很久佔座,是北大最火熱的一門課。
蔡宇滿意的笑了起來,“就在老地方吧,總不能讓你去八百人廳做演講。那邊不大適合日常授課。”
“那就是從下週一開始嘍?課程的名字就叫科幻文學與科幻影視吧,這一次增加點影視欣賞跟評論內容。”
反正都是公選課,那涉獵廣一點自然沒問題,蔡宇對此也沒有異議,他回答著說道:“我這就安排教務處將選課系統開啟,週一會將最終學生名單交到你手中。”
不過林翰從來都沒有用過那玩意兒點名,畢竟每次教室都爆滿,與其浪費時間點名,倒不如多講點內容。
“沒問題,我週末會好好準備一下的。”
林翰已經上過講臺,所以現在並不是很緊張。
掛掉電話之後,陳佳璇才打趣著說道:“看來北大學子對你是真愛啊,明明清華更適合你一些的。”
北大清華是國內最頂級的兩所高校,能在其中一所裡面擔任客座教授是很值得驕傲的事情。
林翰扭動了一下脖子,他回答著說道:“晚上回去得做一下教學大綱才行,總不能想到哪裡說到哪裡。”
人們常看到說國外科幻繁榮發達的一個證據是有很多大學開了多少門科幻課程,這個數字有說300多所、400多所,也有說五百多所的。
曾經國外一本叫《科幻研究》的雜志列出了當年北美各高校開設的與科幻有關的正式課程,數量科幻,確實達到了數百之多!
當然,北美的科幻屬於一個廣義的概念,還包括了奇幻與烏託邦等等,甚至雨果獎這種科幻類獎項也是包括魔幻類小說作品,它們可以一起競爭雨果獎。
在大學裡面開設科幻課程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林翰覺得這可以將科幻作正確而系統的介紹,讓大眾對科幻有個正確的概念,以及進一步培養國內的科幻寫作人才!
傳統教育太偏重記憶知識,而科幻作品正好可以開啟孩子們的想象之門,彌補正統教育的不足。
能考上北京大學的人,絕大部分都是學霸中的學霸,甚至稱得上是學神級別,他們大多數都不是死讀書的人,而是多項素質齊頭並進的。
林翰想要改變國內的科幻大環境只能一步步來,先從最容易接受科幻思維的大學生抓起。
其實除了推廣科幻和培養想象力之外,科幻研究這樣一個學術方向能否得到主流學術圈的認可,能否獲得更加深入的發展,高校裡面的科幻課程都是很重要的指標!
甚至當初美國科幻研究進入主流學術圈也是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科幻進入大學課程開始的。
科幻類到底在大學的課堂上能教什麼呢?
無外乎是幾個最大的分類而已,比如科幻文學、科幻影視、科學哲學、科學知識或者科幻小說創作。
先前林翰教授的就是科幻文學鑒賞,因為文學是科幻最早和最主要的型別,因此這在歐美是最常見的科幻課程內容!
林翰兩學期內教的分別是通識課程跟專業課程,通識課程就是第一學期,它涵蓋面非常廣,包括科幻的各個子型別和主題,但以淺嘗即止的介紹和欣賞為主,面向各個背景和層次的學生。專業課程就是第二學期,等學生們吸收了上學期的內容之後,自己抓住某一個主題或者方向進行深入的理論挖掘。
科幻影視這次是被林翰新加入的課程內容,科幻電影是另外一大科幻型別,而且相較於科幻文學來說更為廣大學生喜聞樂見!
剛好眼前是大一新生進入校園的時候,林翰決定使用科幻影視作為課程的材料,讓學生們提前去觀看某一部電影,然後自己再跟學生們在課堂上面對這部電影進行鑒賞或者評論。
很多時候,科幻文學和影視的內容在課程中可以互相結合,甚至相互印證,所以林翰才將課程名字定為“科幻文學與科幻影視”!
科幻哲學有哲學系的教授們負責,而科學知識幹脆就不是林翰的知識領域,科幻文學創作的話就基本上是針對文學系或者中文系的學生,不適合面對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