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這一篇由王若谷教授寫的“缸中之腦”,林翰之前根本不知道這究竟是什麼意思,看完之後也算是被科普了一下。
“號稱史上最難懂的小說之一,要想把《駭客帝國》的故事情節搞明白欣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我們只需要知道故事的背景就足夠了,但這看起來似乎又像是討論人與機器關系這樣的老套路。
這型別的文章巔峰莫過於林翰自己的出道之作《我,機器人》,可《駭客帝國》引發的討論卻遠遠超出了那本書。為什麼哲學家偏偏對《駭客帝國》情有獨鐘?
因為它給我們帶來的是對一個更加本質問題的思考,這個問題就是整部小說置身其中的大背景,它也堪稱是人類有史以來對自己命運最大膽的假想,那就是:如果我們真的身處電腦營造的虛擬世界中,我們還能否確定外部世界的真實性?
如果嫌這個表述太過於繞口,那就換成哲學語言來描述,這也是思想史上著名的缸中之腦假想。
缸中之腦雖然是一個假想,但它卻是以真實實驗為原型的。
上世紀30年代,美國著名神經外科專家彭菲爾德嘗試用手術治療一位14歲女孩嚴重的癲癇症。
小女孩躺在手術臺上,她的顱骨被開啟,醫生正在用電極探查她的大腦顳葉。女孩突然發現,自己竟置身於草地之中,一個陽光明媚的夏日,一個陌生的男人慢慢走近……
曾經的恐怖一幕竟然重現了,彭菲爾德用外部刺激讓當事人回到了真實世界。
此刻,你正坐在椅子上讀書,你的手翻過書頁,隔壁匹薩的味道飄了過來,遠處還傳來美妙的音樂……
且慢!這一切都不是真的。
事實是,一個邪惡的科學家將你的大腦取了出來,放進一個充滿營養液的大缸裡。大腦的每一根神經都與電腦相連,電腦正在向大腦傳遞神經訊號。
你以為你的手在翻書?你能看見窗外的景色?你能聞到飯菜的香味?你能聽見遠處的音樂?那不過是人工訊號製造出的觸覺、視覺、味覺、聽覺。
你覺得你能伸手拿到旁邊的東西?那不過是調節電壓模擬出來的三維立體感覺。
你狠狠掐了一下自己,想用疼痛來證明自己生活在真實世界裡,但是沒有用,因為疼痛感同樣可以用訊號來模擬。總之,你沒有任何辦法證明你周圍的世界是真實的。
好了,終極問題來了:你怎麼能證明自己現在不是生活在這種處境下?”
這一連串問題的答案或許是悲觀的,我們可能真的無法確定外部世界就是真實的,甚至我們連自己是否身在夢境當中都無法證明!
林翰將這本書合上,他現在腦袋裡面忍不住質疑起來,自己究竟是穿越到一個似是而非的世界還是說自己其實是在做夢?
周圍這一切都是真的嗎?
一直以來他都不知道穿越是怎麼發生的,自己為什麼會平白無故來到這個世界上,而且還能作弊般的記得如此多的事情。
都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成為世界級的文豪是自己夢寐以求的事情,所以做夢的時候就自己讓自己實現這個機會?
可這個夢境來得太過於真實,自己所經歷過的一切,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像是虛假的。
如果真的是夢,自己竟然能構思出一個如此龐大而秩序井然的夢境世界也非常了不起!
他有些顫巍巍的伸出手摸了摸沙發,這觸感來得很真實;他又拿起桌上的一瓣橘子,那微酸的味道同樣來得格外真實!
那旁邊的陳佳璇是真實的嗎?
“親愛的,你怎麼了?”陳佳璇看著林翰彷彿遭受雷擊的模樣,她關切的詢問起來。
林翰握住陳佳璇的手,不由分說的探身親吻了上去!
萬物虛幻,唯愛永恆!
不管自己的大腦究竟是在身體裡還是在缸裡,不管自己能否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生活都要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