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份刊登有林翰小說的報紙迅速在全班流傳起來,甚至還有隔壁班認識的人過來想借用!
用報紙連載的好處就在於這些學生不用擔心被老師給發現,特別是文科班的學生們,他們更是正大光明看起了《參考訊息》,美其名曰瞭解時政大事,其實卻是在看《平面國》!
當然,《參考訊息》讀者最多的就是機關單位的工作人員,比如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以及各大企業公司的員工,他們在看完了前面的時政訊息之後,就把目光放到文體看臺這板塊。
“老楊,這裡有篇文章挺有意思的啊,叫《平面國》。”
一壺茶,一張報紙,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羅恆輝就發現了這本看起來有些不一般的小說!
楊夢華在單位上基本上處於養老的狀態,他雖然年紀不算老,但升遷基本無望,日複一日的工作不過是混時間罷了。
他聽見羅恆輝的話之後,就扭頭問道:“誰寫的啊,我看看去。”
羅恆輝拿起手上的報紙說道:“《參考訊息》上面刊登的,作者好像叫林翰。”
“林翰啊!我知道他,我家那小子就買了這作者好多本小說,你還記得我推薦給你的那本《三體》嗎?就是他寫的,據說他去年光靠賣書就賺了好幾個億。”楊夢華是從自己兒子口中知道有林翰這麼一個人的,沒想到他現在居然能上《參考訊息》。
“幾個億?這才是真正的書中自有黃金屋啊。反正你看看就行,我覺得挺不錯的,年輕人腦袋就是靈活!”
……
現實中有人談論這本小說,在網路上更是議論紛紛,甚至還開起了平面國討論組、粉絲會,翰林院論壇裡面甚至還有人直接就把興趣愛好群名字改成了平面國。
“看得不過癮啊,林老師也太小氣了,應該多刊登一點內容的。”
“都說短小精悍,強烈要求下面幾章多寫點內容!”
“林老師嚇了我一跳,我一直以為平面國就是在一張紙上面畫點圖形,結果你最後告訴我他們居然還有自己的氣候跟房屋!”
“這個故事挺奇葩的,看起來不像是正統的科幻小說。我腦袋裡面正在想象兩個圖形怎麼做愛,我是不是很汙?”
“序言裡面的東西幾乎都還沒有出來,我打算養幾天,養一週看看能攢多少內容。”
“感謝林老師幫我複習了一下什麼是二維空間,我高中那點數學知識早就還給老師了!”
“為什麼我覺得這本小說不像是小說,反倒是像一篇介紹性內容的書呢?”
“樓上的,我也有同樣的感覺,這好像一本科普小說,跪求不要打臉。”
讀者們七嘴八舌的討論著,不得不說有些人感覺的確很靈敏,這就是一部科普性質的小說,用故事的形式來幫助人們想象多維空間!
《參考訊息》在全國範圍裡面大量被銷售出去了,從來沒有一天它這麼受歡迎過!
在很多地方,每天的報紙可能僅僅是掛在那邊裝樣子,有可能一週都沒人去翻閱一次,最後就淪落到跟垃圾作伴的下場。
甚至還有些人用《參考訊息》擦皮鞋,墊桌板、遮擋灰塵什麼的,可以說是物盡其用。
但今天的《參考訊息》卻格外搶手,大家不僅爭相傳閱,甚至還有人把刊登《平面國》的那個地方剪下來,作為剪報。
剪報是在上個世紀末跟這個世紀初才流行的,以前的小學生跟孩子們在老師的教導下經常做這項活動,但現在已經是越來越少了。
可因為《平面國》並沒有單獨的銷售,一整張大報紙又不方便,所以剪報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線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