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國內恰好在晚上,那些已經下班了的新聞編輯們含淚跑回來加班,一個個標題取得聳人聽聞,生怕別人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一般。
大洋彼岸未經證實的八卦新聞傳到國內來,就變成了證據確鑿的話,平時被壓抑許久的人紛紛冒泡,開始幸災樂禍。
就算林翰的這些小說再好,就算他個人再低調,也逃離不開粉絲越多、黑子越多的怪圈。
“知人知面不知心,連銷量都是假的,還有什麼是真的?”
“不會吧,我感覺林翰的小說都挺火的啊,他有必要刷銷量嗎?”
“某家粉絲猖狂吧,現在自家主子被外媒披露刷銷量,真是大快人心啊,友情擴散”
“艹你大爺的,寫的什麼玩意兒,吹噓啥國外銷量登頂,現在結果出來了吧,自己花錢上榜,以後還有什麼臉吹牛逼”
“日常打卡,吃瓜群眾開啟強烈圍觀模式”
“喜聞樂見的扒皮,丟人丟到美國去了,這也算是一大突破吧!”
“建議新聞出版總署徹查林翰刷銷量時間!”
這些網路鍵盤俠堪稱是網路遊擊隊,哪裡有新鮮事,哪裡就有他們的存在,將自己擺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什麼都不瞭解,光憑一雙手就能罵遍網路無敵手。
與此同時,網路上面,一些被林翰壓制已久的作家也都蠢蠢欲動起來,他們明裡暗裡的發布一些話,說什麼久走夜路必闖鬼啊,還作家一個朗朗乾坤之雲,希望有關部門處理一下害群之馬。
前面幾天林翰還是令人羨慕的新生代榜樣,轉眼間一個謠言就讓他變得被動起來,這就是底蘊不足的狀況。
他火得太快了,根基沒有紮實,一年時間還不足夠讓路人信服,在路人眼中的權威性不高。
如果是另外一名暢銷了十多二十年的童話大王爆出這樣的訊息來,會有人相信嗎?
這些人就是看在林翰新人的身份上,所以才一廂情願的這麼認為。
網友們為國家詢問報的這次報道紛紛叫好起來,另外一些微博公知跟評論家們也都分別發話了,有些人直接挑明瞭說林翰用極其卑劣的做法帶壞整個文學圈,應該被處罰。
幾乎沒有人站出來為林翰說話,這些公知們一面倒的批評林翰,彷彿他當真做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一般。
營銷號們開始帶節奏,這個八卦小報刊登出來的謠言沒有任何一個人去向林翰或者陳佳璇工作室求證,在他們口中林翰就是文藝界的一顆大毒瘤!
翰林院論壇上,林翰的鐵杆粉絲們坐不住了,這純粹就是汙衊啊,沒有任何證據開口誹謗,熟悉歐美娛樂圈的讀者、本身就在北美的讀者聯合起來在論壇裡面科普了一下《國家詢問報》的德性,然後大家紛紛只有一個念頭:不能讓自家偶像受委屈!
粉絲們群情激奮,甚至有些人自發跑去天涯、豆瓣、虎撲步行街還有微博、貼吧裡面跟別人解釋。
“這群人還真是兩面三刀,事情真相都沒出來,一個個也不害怕被打臉!”
“媽蛋,連國家詢問報都有人相信,果然網路噴子猖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