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減傷,最恰當的兩項是)
a.小說描述了在貧窮落後的山村裡,平凡的鄉村教師拖著病體為山裡娃講課,用微弱生命的最後一點餘燼為山村帶來文明和科學的希望。
b.文章前面有多處環境描寫,既渲染了鄉村夜晚的寧靜,也為下面孩子們的活動做鋪墊,從而烘托鄉村教師的高大形象。
……
d.文中描述了山村小學教育的落後狀況和貧困山區人們的迷信愚昧,細節栩栩如生,強烈表達了作者對我國教育現狀的不滿。”
另外幾個問題同樣很有趣,“請結合全文內容綜合分析鄉村教師這個形象”、“文章用大量篇幅描寫鄉村的貧窮跟愚昧,這樣的寫作目的是什麼”、“談一談為什麼鄉村教師的腦子裡面總會出現‘夜中的娃們和燭光’,這個畫面有什麼獨特含義”。
然而後面的回複大多數都是打醬油的,估計看得樓主一陣胃疼。
“我去,最開始還以為是假的,結果一看這些問題就知道動真格的。”
“還在坐閱讀理解的學生黨啊,有時間發到網上,不如抓緊時間自己趕緊想,你指望一群學渣幫你回答嗎?”
“高中才是你們人生知識的最巔峰,我們早就忘記這些答案,就算看了小說也回答不出來。”
“樓主哪個學校的呀,我想把這個轉發到微博上面可以嗎?”
“你們出題老師肯定是林大的粉絲,說不定你已經暴露了自己。”
“額,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大概你需要從小說主旨、情節構思、人物形象還有形象塑造的方法來回答這些問題,要聯系實際,不能偏離小說內容。”
“還以為樓上是大神會給出正確答案,結果還是說些大話空話。”
“這個時候你應該去微博林翰來回答問題,看他能不能回答正確窗簾為什麼會是藍色的。”
“後排佔座,既然林翰的小說都進入了考卷,那什麼時候進入到教材課本裡面去呀?”
“可憐的樓主,居然沒人理你。我表示同樣不會做……”
這兩張照片從翰林院論壇一直火到了微博上面,甚至還被一些營銷號拿去當娛樂訊息轉發。
科幻小說進入到主流的語文試卷裡面,這或許是一次非常不容易的嘗試,雖然在裡面只節選了描寫現實的部分,科幻部分沒有被選擇進去。
但終歸是選擇科幻小說,這讓許多人都為之驚訝。
這幾年,一會兒說武俠小說進課堂,一會兒說京劇進課堂,後來《三字經》、繁體字、書法都要擠進課堂裡面。他們打著複興傳統文化的大旗,進去的都是一些面向過去的東西。
然而銘記過去固然恨不錯,但學生們真正需要的是面向未來,可是科幻小說一直都像扶不起的阿鬥,只有凡爾納的小說被選進了課外讀物裡面。
而事實證明,這樣的科幻小說也非常受學生們的歡迎,學生們喜歡《海底兩萬年》勝過《百年孤獨》這樣的宏偉鉅著。
現在這樣的舉動給了科幻從業者們一點希望,或許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國産科幻小說進入到課本裡面,這一天會很遙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