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版跟連載版稍微有些出入,那是因為在出版的時候稍微調整了一下順序,內容完全一樣,就是章節先後順序不一致。
《三體》最早面世是在《科幻世界》雜志上面連載,這個連載的版本就是網上流傳最廣的電子書版本,這個版本是以“紅色聯合對四二八兵團總部大樓的攻擊”為開頭,算是比較正統的第一章。
而實體版的第一章則是“汪淼覺得,來找他的這四個人是一個奇怪的組合”起篇,實際上這是連載版的第四章開頭。
因為連載的前三章都是講訴文革時期葉文潔成長的過程,似乎與科幻關系不大,不太吸引人。當初在《科幻世界》連載時候,因為讀者都是純正的鐵杆科幻迷,不管怎麼樣的開頭都能看下去,可實體版的其餘讀者就不一定了,很多人對動亂年代、與科幻關系不大的開頭沒有興趣。
為了讓小說的開頭更具科幻性、引人入勝,出版社跟大劉協商之後便在章節次序上面坐了點調整,把連載版的第四到八章放在最前面,前三章放在它們之後。
當初林翰是從《科幻世界》的連載一直追的,結果出了實體版之後也果斷支援《三體》,但這混亂的章節卻廣受詬病,這一次他不願意給讀者造成困擾,從一開始就統一章節名字。
他自己是比較欣賞連載版的那種順序,葉文潔的背景是整部小說的基礎,不能刪掉,而且他現在的人氣也足夠讓讀者們將這三章閱讀下去。
思維通暢之後,林翰便快速動筆寫起來,《三體》的劇情很大一部分發生在北京城內,不管是作戰中心還是汪淼的奈米材料研究中心,這些地名讓人看起來分外熟悉。
寬敞而安靜的書房裡面,只剩下林翰敲擊鍵盤的聲音以及音響流淌出來的輕音樂,這碼字環境比大媽們的廣場舞旋律舒服多了。
一天時間過去,林翰完成的章節並不多,也就是把前三章“瘋狂年代”、“寂靜的春天”、“紅岸之一”寫完。
這看起來工作量不大,但它這個是傳統意義上的章節名,並不是網路小說那種兩千字三千字的小章節,就拿“瘋狂年代”來講,這一章足足有一萬七千多字。
葉文潔從小說最開始直面父親的慘劇,到後面當知青砍樹,然後被白沐霖陷害背鍋,那本《寂靜的春天》對她的一生都造成巨大的影響,甚至成為人類歷史的轉擇點。
看守所內的冰冷嚴酷,被調到紅岸基地參與工作,葉文潔的人生似乎就吃定格下來,但實際上誰知道呢?
三章算下來就是五萬多字,林翰的效率已經很高了,他感覺手指都開始微微疼痛起來,甚至忘記起身來活動脖子。
小說不能操之過急,很多時候寫快了就會有錯別字出現,更何況林翰還要修改一下其中的部分情節跟措辭,這就更不能著急。
除了他,還有誰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寫出五萬字來?
做飯洗菜,一個人的生活也要好好過,雖然已經是晚上九點,但他不願意吃泡麵或者外賣來虐待自己。
今天陳佳璇跟她手下的藝人出差去參加某個慈善活動,估計活動結束還要派對什麼的。
幸虧冰箱裡面存貨充足,不然外面的超市都已經關門了。
林翰填飽自己的五髒廟之後,就回到電腦前面,但他此時已經不大想碼字,所以就開始瀏覽起新聞來,接受最新的新聞才能不跟世界脫軌。
每天登陸微博跟qq的時候都會有些卡頓,甚至有些極端的粉絲不知道怎麼找到他的qq號,新增好友的很多,還有臨時發來會話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