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有些扭曲的面部看起來有些凝重,時不時緊閉雙眼、緊咬牙齒,嘴唇彷彿忍受著巨大的痛苦。
失血過多引發的眩暈,腰部傷口劇痛導致的肌肉抽搐,強忍痛苦的面容,甚至還能看到額頭上面的汗珠。
徐嘉衍大口大口喘著粗氣坐在準備好的椅子上面,他一隻手按住傷口,另外一隻手當真將宇航服給脫了半截下來,只剩下打底的純色t恤。
仰頭看著天花板,他胸腹部不停上下起伏,表演很是傳神。
明明手邊什麼也沒有,可徐嘉衍像是拿到了消毒水一般,讓傷口上傾倒下去,原本慘白的臉色直接擠成了一團,彷彿是被消毒水給刺激到了一般。
區域性麻醉,沖洗傷口,自己給自己縫針,徐嘉衍表演非常完整,縫針時候的自我催眠跟打氣,縫針之後的脫力癱倒都十分有說服力。
同時還注意到了主角樂觀的性格,有簡單的自嘲,雖然在劇本跟小說裡面都沒有提及,但很符合角色的設定。
表演完之後,林翰忍不住點頭起來,這個水平跟地球上面馬特·達蒙的演技還要細膩一點,馬特·達蒙面容更貼近大眾不那麼帥氣,徐嘉衍就是帥得像《地心引力》的喬治·克魯尼。
誰知道鄭叔平臉上並沒有笑意,他對著徐嘉衍說道:“劇本在這裡沒有足夠的張力,你的演技說服力也不大。一個植物學家的宇航員怎麼會這麼樂觀而心平氣和的給自己做手術,手法還那麼嫻熟。而且你的幽默在這裡有些畫蛇添足,我們要拍攝的不是喜劇,嘉衍你有些讓我失望了!”
林翰在一邊皺起了眉頭,《火星救援》是一部嚴肅的救援科幻片沒錯,但小說裡面的基調的確是輕松愉快的,哪怕遭遇重重挫折也樂觀面對,一個人在火星上面自娛自樂,甚至逗比的一面。
主角李雲帆在電影裡面偶爾會自嘲、會犯傻,有時候也會挖苦人,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技術宅,並不是鄭叔平口中那種嚴肅探索太空類的宇航員。
如果把整體氛圍弄成沉重嚴肅,那還是火星救援嗎?《火星救援》不是喜劇,但裡面的喜劇元素非常多。
於是他開口低聲說起來:“鄭導,我覺得《火星救援》更像是一部日常的生活小品,需要的是真實跟接地氣。它不是別的科幻驚悚片那樣緊張刺激,沒有未知世界,不需要高深理論。”
“如果科幻片不緊張刺激,不探索火星,那也就太平淡了。觀眾們是不會願意在電影院裡面看到這樣的白開水電影。電影跟小說不一樣,它需要更多的起伏波折,將觀眾們牢牢按在座椅上看完。”
鄭叔平的說法對絕大多數的電影都適用,但對《火星救援》而言卻不是那麼美妙,它的風格跟其餘科幻類電影、小說大相徑庭,正因為這份獨特才讓它從浩如煙海的書籍裡面脫穎而出。
缺乏了主要元素的《火星救援》就失去了靈魂,林翰不願意碰見這種情況,所以據理力爭著。
“鄭導,《火星救援》跟別人的電影不一樣,如果你看過小說,就應該發現幽默是貫穿始末的。當然,它並不是喜劇片,可主角的樂觀比較重要,不是傳統那種緊張刺激讓人揪心的救援電影。”
“我看過你的小說,故事情節很好,但科幻應該是嚴謹的。”鄭叔平原本就看不慣小說裡面那些所謂自然而然的笑點,根本get不到。“寫小說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每個導演都是講故事的高手,所以不要用你的思維來看我們。”
黎璃覺得腦袋都大了,這都什麼事兒,兩人居然直接開火互掐起來。
林翰在其餘方面會退讓,但在涉及到自己作品時卻非常頑固,這是他從地球帶過來的小說跟電影,如果讓鄭叔平給毀了,他愧對地球上面的那些工作人員還有創作者!
他頭一次擔憂起電影的未來,不過這時候可不是服輸的時候,他回答著說道:“寫小說的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這是一部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希望鄭導尊重一下原著。如果各方面都要更換,那還不如原創一個劇本,幹嘛非要叫火星救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