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知息坐在一堆乞丐中,雖然顯得突兀,許多次都惹得旁人奇怪的目光,不過謝公子就是要特立獨行,不畏他人的眼光,那種淡然自得的精神很值得大家學習。
“讓開讓開!別擋著路!”前方突然傳來一陣厲喝,隨即就有官差上前來驅趕路人。
身為乞丐的他們,無疑也受到了十分粗魯的驅趕。
好不容易找了一個地方歇下來,王小船對此十分不忿,“也不知道是什麼人,這麼囂張!”
“你們看見全是官差嗎,肯定是有身份的人。”楊綰對此沒有什麼好抱怨的。
“謝公子,你知道來人是何人嗎?”王小船實在閑的無聊,便問在座最博學的謝知息。
謝知息很有耐性,仔細看了看馬車與官差的穿著,“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些人應該是楊國公的人。”
“什麼,楊國公,你是說在臨川稱帝的楊國公?”王小船聲音小了下去,捂著嘴巴,一副諱莫如深的神色。
楊綰好奇,“這楊國公是何人?”
“這你都不知道,楊國公,敢叫囂皇權的大佬,東乾雖然說還是皇上的天下,可是據說,因為十年前那一場動亂,東乾的內政早就一分為二,楊國公當時遷離建寧帶走了多少能人臣子,當時朝廷就差點沒人了。”對此裴爺像知道的不少,對楊綰講解道。
楊綰點頭,對於這位跟她五百年前沒準兒是一家的楊國公表示十分佩服。
她也不是沒有了解過現如今她所在的朝廷東乾的情況,是知道如今東乾並不太平,楊國公之前聽過,不過並不關心這些事情,所以並沒有放在心上,如今真的見到關於楊國公的人,她才慢慢想起。
其實說起來,楊國公為何能早造反順利,佔據一地自立為王,還是因為當今太過昏庸,不然,若是當今勤勤懇懇,肯用心治理國家,楊國公絕對還是一個忠心耿耿的臣子。
這些朝廷之事跟她沒有關系,她不用去擔心太多,只在無聊的時候,當做笑談說一說。
然後她就看王小船和裴爺在爭論到底是楊國公對還是當今對,王小船忠君忠國,自然是站在當今聖上這一邊,裴爺本來就劍走偏鋒,從不按常理出牌,故十分佩服楊國公之勇氣,站楊國公這一邊。
二人湊在一起唾沫星子橫飛,各自為各自所擁護的人辯解,剛剛喝的水又給他們說幹了。
楊綰緊了緊自己懷中的竹筒子,決定不給他們喝水。
“楊姑娘覺得誰對誰錯?”突然,坐在她身邊的謝知息問。
好一會兒,楊綰才反應過來,謝知息是在說當今聖上和楊國公。
她想了想,還是認真回答:“於天下人來說,楊國公為了讓百姓過得更好,沒有錯,但自人之初始,便告訴我們要忠君忠國,對於此來說,楊國公又錯了。而當今聖上,不好好治理國家沉迷於後宮,這是他的錯,身為一國之君,去追討楊國公這樣的亂臣賊子,這也是沒有錯的。”
“所以說,把將心比心,誰好像都沒有錯,錯就錯在他們處在這樣對立的位置,怪不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