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玉:“母後?!”她心中焦急,卻不敢顯露出來,難道皇帝竟是要廢後?不可能,廢後之事非同小可,天子無家事,就算是廢後,沒有經過朝會,陛下也做不到。
皇後:“方才,陛下遣人前來宣旨,竟然傳令讓那鸞妃協理後宮。讓本宮留在這長寧殿,說是替陛下好好照顧孫兒,暫時不必再管後宮之事……”
霍玉心中一驚,卻不動聲色道:“母後,這也不是什麼壞事。有母後在此坐鎮,想那鸞妃也不敢造次吧!”
皇後苦澀一笑:“不敢造次?她早借著陛下的威風,造次過了……”
霍玉:“母後,兒臣不明白”
皇後:“就在方才,陛下的貼身內侍王千在宣旨之後,送過來兩個人頭,說是鸞妃命人仗殺後,割了頭顱送過來給本宮查勘的。”
霍玉:“那鸞妃好大的膽子,她竟敢驚嚇母後……”
皇後:“哼,她自然不會這麼說,只說是怕對那二人處置有誤,特地讓本宮核實的。頭都割了,還核實什麼?仗殺他二人,分明就是要讓本宮難看。早知如此,本宮當日就該殺了她。”皇後一拍床沿,恨得咬牙切齒。
霍玉:“母後”
皇後:“也罷,到了這個地步,本宮也不必忌諱什麼了。你或許不知,他們都是本宮的親信。昨日,本宮見陛下早朝,便去了鳴鸞殿,準備讓他二人用桑皮紙悶殺了那賤人。只可惜,恰逢我孫兒出世,當時便起了仁慈之心,饒了那賤人一命。若非如此,豈能有這禍事?”
霍玉聽得心驚,想不到皇後竟使出這等手段,心思之毒辣可見一斑,看來自己倒是要小心了。她斟酌了一下言辭,才道:“母後不必嘆息,兒臣認為這倒是好事。那鸞妃雖然狠毒,但經此一事,卻將她自己暴露在了明處。而我們有了防備之心,她再想做些什麼也不容易。依兒臣之見,母後不如忍一時之屈辱,等待將來再十倍送回便是”
皇後卻冷哼一聲:“玉兒,宮中之事你不懂,我忍著一時,便會被她欺上一世。”
霍玉:“母後……”
皇後:“玉兒,此事你不必再管,我自有分寸。她一個剛剛入宮個賤人,以為奉陛下之命協理後宮,就真能為所欲為了嗎?本宮就讓她明白什麼才是後宮!”
霍玉見皇後面色鐵青,竟有猙獰之色,心知多勸無益。若是惹怒了皇後,以她的心胸,只怕自己一番好心反倒被對方以為是心懷叵測。
霍玉看到憤然離去的皇後,想到這後宮中波瀾將起,不禁面露憂色。她看得明白,那鸞妃若無皇帝撐腰,根本不敢如此囂張。至於仗殺兩名內侍,故意掃了皇後面子根本就是皇帝直接授意。
也許她應該考慮一下後路了,這長寧殿雖然看是穩固,但在這即將掀起的波濤中,只怕頃刻之間舟毀人亡。她想了想,忽然記起父親在十幾日前的一封來信,似乎提到過如果孩子是男孩的話,遇到危急時刻的應對之策,她當時不以為意,此時情形竟被父親言中。她連忙翻出信件,展開細細看去。
向郭子忠求助?!霍玉不由眼前一亮,父親果然深謀遠慮,郭總督向來終於皇室,為人剛直正義,的確值得託付。
霍玉連忙掙紮著起身,走到案邊,提筆疾書,又將信箋密封好,本要透過皇後之手送出。想了想,皇後如今恐怕已是後宮的漩渦中心,一舉一動都在別人的關注之中。她幹脆喚過一名家族早已買通的內侍,仔細囑咐道:“請務必送到中央軍總督郭子忠手中。”
……
然而,霍玉根本不知道的是,這封信箋很快便出現在了光明皇的案頭,呼蘭瑾拆開一看,便明白了對方的心思,看來這世上不乏聰明人,倒是免了自己一番點撥。她將信箋再次封好:“去吧,親手交給中央軍總督郭子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