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良無我一時無塞, 在莫菁狐疑的目光下眼神閃爍。"你管我,我自有我的辦法。"
莫菁學著他以前瞪人的樣子回瞪他, "你別不是在我身邊安了眼線吧?"
公良無我否認, "你還挺自視甚高的。"
莫菁一想也是,自己又不是他的誰,哪能在乎到派人在她身邊保護她呢, "公良無我,我發現, 你不止八卦,其實還不怎麼面癱。"
公良無我一聽, 要被氣樂了,丹鳳眸流光溢彩, "你就氣我吧!等我明天去了陀河賑災你可就有個把月氣不著了。"
陀河一帶因年後雨水氾濫, 引發水災,急報快馬加鞭呈上中央朝廷,晏褚帝並上鎮國公和戶部, 吏部官員商議後派相關官員前去賑災,而公良無我隨主事行,賑災的隊伍至帝都城門綿延數里,勢要趕緊帝君巡陵的日期前將此事解決。
出發那日, 公良無我等相關官員依禮需在朝上參拜帝君, 隊伍整裝待發只等著一聲令下就要自德華門啟程。莫菁混在一眾宮人裡望著坐在駿馬上意氣風發, 英姿勃發的公良無我, 心裡一陣感慨。
從前見慣他隨意閒散的樣子, 如今再看他這般丰姿神彩,耀眼得彷彿叫人睜不開眼來。
此時,公良無我循著視線向她望來,莫菁一愣,隨即無聲以口型叮囑道:保重,平安歸來。
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明白自己的意思,眼看著他平靜地別過了自己的視線,莫菁心中遺憾。可下一刻,見他牽著馬韁手悄悄地給自己比了個"ok"的手勢。
這是莫菁從前告訴他的,她曾當作戲言對他說道,這是她家鄉特有的語言,就是可以的意思,代表著一種承諾。
莫菁會心一笑,看他當時聽自己說時一臉不以為意的樣子,原來他將自己的話放心裡了。
又過了幾日,這段時間各處相關內務掌事皆忙進忙出,著手準備巡陵事宜。隨行巡陵的宮妃名單是由晏褚帝親擬定,但此次巡陵隨行太監宮女侍衛帶多少人,帶什麼人是個問題,少不得內務府的人多加琢磨琢磨。
進了宮後,除非你能熬到放出宮外的年齡,否則就要一輩子留在此處安身立命。而宮裡絕大多數都是一輩子直接困死在這金雕玉砌的牢籠裡,故而象是這種難得的出宮機會誰能不想去?
故而最近宮人私下都在熱議到底誰這樣幸運會被選去此次巡陵隨行。這場盛事在眾人的議論當中愈發地膨脹,似乎只等著出行當日極至鼎峰。
莫菁亦然,她本就不屬於這紅牆玉瓦的宮殿,只是陰差陽錯,一腳踏了進來。故而若能借此機會去見識下外面廣闊綺麗的山水風光也是好的。
晏褚帝的隨侍女官不在少數,葒鶯想來也是要去的,故而能不能選上她還真不好說。
這日風和日麗,似乎被沖刷過的天空一片蔚藍清明。莫菁才從浣衣局出來,打著把遮擋陽光的白緞傘,剛出了夾道,便見盡頭正巧遇見一人。
頭髮梳理得一絲不苟,臉上永遠帶著這麼一絲笑意,可能因為在宮中的年事已久,錦衣玉帶下的身子有些佝僂,一張白臉在脂粉下顯得兩腮紅潤。
莫菁走近時,只斂眉低頭微施一禮,"婢子見過童內監。"
童天英只和藹一笑,如同一個『性』情慈祥的長者,忙伸手攏向莫菁菲薄的肩處,作扶起她的身子樣兒,馨馨然道,"竹青小姑姑請起,何須如此多禮?"
聞言,莫菁只微蹙了下纖眉,起身時不著痕跡地後退一步,彎眼得體一笑,"眼下婢子還要回泰坤宮,在此別過。"
童天英只一笑,"湊巧呢。老身要去政德殿給孝恭順太后傳個話,這趟與竹青小姑姑順路呢。請吧。",言罷,他作了個請的姿勢,好整以暇地等莫菁。
莫菁強壓心緒,只躬首施禮便打著傘走在前面。
正走過白玉橋,橋下湖邊兩岸楊柳垂絲,暖風拂面,春光無限。過了白玉橋,和璽彩畫下兩人並肩而走,莫菁有本就因如意的事對這位內侍長者無甚好感,加之宮中本就私下議論眾多,知道一些齷蹉事,故而也無心應付人,一路也沒什麼好的表情,只自己走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