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喜歡聽奉承的話,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不能免俗,看,以前一天被人拜八百遍的時候,都沒現在被這一夥人拜得那個心情舒暢,嘴角翹得老高。
“走丫頭,我們回去鬥地主。”
聽到皇帝說回去了,李公公急忙的上前彎腰攙扶著,邊走著邊對喬巧豎拇指,這小姑娘時刻都能讓皇帝老爺子這麼開心,他侍候起來也省心多了。
“你有錢鬥嗎?不鬥真錢我不玩。”剛才辦事一本正經的小姑娘沒了,又回覆了匪裡匪氣的丫頭樣。
“對,必須玩真金白銀。”後面跟上的陳老爺子也附和著外孫女道。
“行,真金白銀,誰怕誰?”老皇帝斜了眼李公公,“回去給我找些散銀子來。”
哎,好嘞。
後面的喬建山就納了悶了,自己這個閨女那是男女老少都吃得開,也不管你貧民或是權貴亦或天子,在她眼裡都一個樣兒。
看那仨,話說隨意,人家可是皇帝,皇帝!就不能悠著點?
喬建山心裡合計著,這一下來了好幾百人,那能開出多少荒地?自家種子夠不夠?這還得發展兩家人來育稻種。
得先去看看蘇紅那面登記得怎樣,順便幫幫忙,也好心裡有個底,喬爹又調頭回去。
崗哨亭子裡,狗子見喬建山回來,又安排多了張凳子桌子過來,就這些人,登記完都不知道什麼時辰呢。
好在都不是一人一家的,有些是兄弟父母全來,一家五六口,有些是爺爺輩生了幾個兄弟之後兄弟又生了幾兒的,一家十幾二十口的大家。
古代就有這麼個說法,父母在不分家,分家會讓人瞧不起,所以,有爺輩的,祖孫三代二十多口的也常見。
“老爺,那些磚是不是隨便蓋?我想蓋多大的房子都成?”一個在排除等登記的漢子問喬建山。
“這個……”喬建山不知右岸那邊具體怎麼安排。
“成呀,你想蓋多大都成,這個磚是賒賬給你用的,以後你得還。”蘇紅頭也不抬,寫完一家又喊下一個。
“我以為是不要錢的。”剛才問話的人說道。
“想得美呀你,賒給你已經是天大的恩德啦,你現在出去哪兒還能找著賒賬的地兒?”老梁頭在邊上督促著人排隊,懟了一句那人,別太不識好歹。
“那是那是,可你們就不怕我們還不起賬?”不怕懟的又問。
“廢話,只要你能在這兒好好幹活種田,就沒有還不起賬的。”蘇紅沒好氣,因為登記真累人,你得問清楚人是哪個字,寫出來與讀出來很多是不同的,萬一寫錯就不好,可偏有些人都說不清楚自個的名。
老梁頭琢磨著蘇紅這話,是呀,人如果沒有信心你能還得上,幹嘛賒給你,又不是一家兩家的,起碼一百多兩百家,就是一百多間房子的磚瓦,可不便宜!看來是跟對人了。
“兄弟,你這兒單丁的多嗎?”喬建山問旁邊的老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