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喜齡的方案以百分之九十的支援率透過,剩下的陳亞楠反對,還有幾個持中間態度。
真要做起來,就得像公司一樣動作,各人負責的職能必須清晰,還有賬務方面,也需要專門管理。
不過在此之前,最重要的是市場調查。
餘喜齡所說的實行起來難,是因為這個時代,外賣的市場雖然是一片空白,但“懶人”實在不多,學校還好說,但周邊市場,還是傳統的圍坐桌前的飲食文化,所以前期需要大量的調查和資料為根據,才能判斷是否可行。
也沒有後世健全的網路環境,不過好在每個宿舍都有插卡電話機,能夠電話聯絡。
能夠考上這所學校,大家的智商都不低,實行力也很強,當即就紛紛領了任務,行動起來。
到了週一,一份完整而有效的總結報告就交到了餘喜齡的手裡。
餘喜山明顯地感覺到餘喜齡忙了起來,而且不同以前,是在忙學校裡的事,週末都是他領著喜安的時間比較多,餘喜齡都看不到人影。
帶領著同學一起創業,可比自己開店要麻煩得多。
好在經歷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後,班裡已經組成了以餘喜齡為首,張峰為輔的十人管理團隊,陳亞楠做為會計,也在其中。
把陳亞楠拉進來,是餘喜齡的意見,又不是什麼生死大仇,而且瞅陳亞楠那不服氣的樣子,不如直接把她拉到中心管理層來,最為直接妥當。
要做外賣公司,辦公地點肯定不能是教室,需要租房子,前期至少需要一臺電話,還有很多要花錢的地方,那三百多塊錢肯定是不夠的。
餘喜齡沒打算再從各人的荷包裡掏錢,而是讓由五個同學組成的經管二班外聯部,去外頭拉贊助。
拉贊助這活大家都多少了解一些,學校學生會就有專門的外聯部,學校的大型活動資金基本都是他們拉來的贊助。
誰也不是天生就會,不懂就去找學長討教,失敗了改變策略再來。
再一個星期後,陳亞楠那裡已經籌集到了一筆很可觀的資金,她每天看著那麼多錢,都忍不住心尖發抖。
同時進行的,還有廣告宣傳組的工作,他們的口號是要讓全體學子,都知道本校有個外賣組織叫經管外送,二十分鐘必達,送餐上床,除此還可代購生活用品,零食等等。
班上有腳踏車的同學,也都把腳踏車貢獻出來進行改裝,並貼上應承給校外各店老闆的宣傳廣告。
“天啦!我太緊張了,怎麼辦?”週末,新租的一處民居裡,拉了一臺電話機,班上二十五個男生全部守在電話機前,等著他響起。
可惜一直等到十二點鐘,還是沒有一點動靜,“班長,是不是你忘記繳電話費了。”
張峰還沒來得及瞪他,電話就響了起來,二十五個人全都盯著電話機,沒人敢接。
“喂,你好,經管外送,二十分鐘必達。”餘喜齡進來,直接接起電話,男人們都鬆了口氣。“南門一店的燒雞飯兩份,隔壁的豬頭飯一份,地址是……新華園三棟二零八,好的,快送費一共是一塊錢,請稍等,馬上到。”
接電話的時候,就有人負責記錄,餘喜齡話音剛落,就有人沖了出去。
“哎,老林,你們不會當真吧,這一看就不可能,經管外送?嘖嘖,經管系那些眼高於頂的家夥會幹這種事?”某宿舍的同學拿起一張卡片來瞅了一眼,順手扔到了地上,“我看啊,你們直接把這一塊錢給我,我去宿舍給你們打飯還快一些。”
他們今年馬上畢業,忙著畢業論文還有答辯的事,根本就沒時間去吃飯,經常是推兩個人輪流去食堂打飯一起來吃。
今天本來也如往常一樣,結果老林突然不參與了,反而試著打了前幾天遞進來的小卡片,說是今天開始營業那個,要點外賣?
老林推了推厚重的鏡片,“試一試,不行就算了。”
主要是哪怕有人去食堂打飯,因為去得晚,也經常打不到可口的飯菜回,反正點這麼多,除去原本的費用,也只要多出一塊錢,現在時間就是金錢,又不是出不起,就試試唄。
“神經病,這也信,我去食堂了……”那人把門一拉,就見走廊裡沖過來一個小夥子,險險在他跟前剎住車,喘著粗氣問,“請問剛剛是誰點的外賣,燒雞飯兩份,豬頭飯一份。”
老林推了推酒瓶底眼鏡,倒了倒椅子,揚手,“這裡。”
“謝謝惠顧,加外送費,一共三十五塊八毛,你們是第一單,店家送汽水一瓶。”來人笑眯眯地把東西送上,還附贈了一瓶汽水。
先前罵神經病的那位,目瞪口呆地看著對方把貨送到,收了錢後又一陣風地走人。
真的?送到了?二十分鐘?
他抬眼看了下手錶,事實上離打電話過去,只用了十五分鐘不到,再看已經開吃的老林和另外兩個,飯菜熱汽騰騰,香氣滿溢,再看看自己手裡的空飯盆,還有桌上寫不完的論文。
這位嚥了咽口水,“那個……老林,他們電話多少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