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誠親王還沒付諸行動,安意已經以神山的名義廣告四國。
細數南寧皇種種罪責,且屢陷百姓於危難不顧,而他本人毫無建樹,還不安分守己,表示神山支援誠親王取而代之,帶領百姓過上安穩的好日子。
訊息一經送出,四國立馬炸鍋。
因為神山的介入,就代表四國皇帝若昏庸無道,便可隨時被踢下皇位,這讓他們有了危機感。
不得不說,安意這一首給四個皇室敲響了警鐘,也很好的鞭策了這些皇帝。
想來,往後他們會更加努力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這也是件好事兒!
可是,有人卻不這麼想。
比如南寧皇。
從剛開始的氣憤,到後面的惶恐不安,他終於意識到皇位要不保。
可他又無能為力!
兵權不在手,他又沒什麼真本事,忠義之士也不用擁戴,讓他真真實實體驗了一把架在火上烤的感覺。
憤怒不安的南寧皇還沒來得及想對策,就莫名其妙的病倒。
南寧皇病倒沒幾日,誠親王帶著親衛一路無阻進了皇宮,在皇帝寢室待了不多會兒,拿著禪位詔書去了朝殿。
翌日
東宛國朝會,便由誠親王主持,並宣佈正式繼位,帝號為‘忠興’二字。
這是誠親王的態度,也是他對安意的保證。
忠誠,興安,決心帶領百姓過上好日子。
至此,東宛國沒有發生任何戰鬥就易主。
當然,百姓不關心這些事兒,誰能他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他們就擁戴誰。
四國還在觀望等待訊息,忠興皇已經開始一連串的改革,這實在讓他們震驚不已。
甚至,有些人好奇南寧皇的結局。
結果,南寧皇以太上皇的身份挪出宮外安養,這讓其他三國皇帝鬆了一口氣。
……
三月中旬,地裡的莊稼一片生機盎然,到處充滿喜悅,因為用不了多久就能收穫。
可是,安意總覺得心裡不踏實。
一場地震過後,她覺得後面還會有災難。
“主子,再有一月多餘,早茬稻穀便可成熟,庫裡的糧可要大量出售?”
萬成柱向安意請示。
地震時,神山捐出去不少糧食,可十幾座糧庫裡依舊堆的滿滿的。
再說,交流大會馬上要開始,這些糧食要怎麼處理他得心裡有數。
“不急,空閒的山洞不多的是,新糧曬乾入庫便可!”
安意說著就看看阿巴爾,隨後又看向男子。
“你們大成要的糧食,只能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