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臉!”蘇夏至忍無可忍地罵道……
不管刻意的,還是無意的,新任知縣大人上任沒多久便被革職查辦的事情還是抑制不住的四下傳播開來。
而那些才將為新科探花郎立座牌坊的事情商討出眉目的鄉紳地主們一起傻了眼,似乎不知道這件事該如何進行下去。
既然進行不下去,就只好先將這錦上添花的事情擱置,至於擱置到什麼時候。那是誰也說不準的事。
總之,那些明裡暗裡想拍拍知縣大人馬屁的人們暫時都消停了下來,偃旗息鼓地等著進一步的訊息。
然而在整個事件中處於風口浪尖的知縣大人似乎比這些人更為沉穩,徹底的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裡……
閔嵐笙又過起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閑散日子,而且他的眼裡現在是什麼也不看,的盯住了娘子和她的那個大肚子!
秀才這邊一出了事,蘇夏至就抽工夫先跑了趟孃家,將孃家的人安撫妥帖,算計著日子,在體會著肚子裡孩子的動靜,她知道過不了多久孩子就該出世了。
為了防止自己生産的時候出現手忙腳亂的情形,她自己親自去見了接生手藝出眾的順婆。
順婆問詢了她一些情況,又摸了摸她的肚子,十拿九穩地說道:“夫人這胎離著日子還需要十來日,您且在家安心候著,到了差不多的時候,我自會前去,一定不會耽誤了給您接生。”
既然得了穩婆的明確答複,蘇夏至心裡也安穩下來。
將生意上的事情一併交代好,從此也和秀才一起閉門不出,兩個人在家心平氣和地等著他們的第一個孩子的降生。
而自從縣衙一事之後,閔青蘭倒是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對於弟弟和弟妹的日子,她是再不攙和一句。
每天在家除了照看自己的兩個閨女之外,便是包攬了那個未出世的嬰兒的所有的衣衫和鋪蓋的針線活兒。
一有空她就就飛針走線的為孩子趕制小衣服。
“不要做了。”蘇夏至這個人心思雖然細密,但心眼很大。見大姑子這回是真有了改變,她也不會揪著老事不放。
“已經有了好幾套了,做多了穿不來。”
坐在正屋窗前那架長得枝繁葉茂的葡萄架下的陰涼裡,閔青蘭頭都不抬地說道:“我這個做大姑的能做的也就這些了。”
“並且這些衣衫我是依著大小做的,都是按照你說的男娃娃的顏色挑著布縫制的,你留著,讓孩子慢慢穿。”
咦?這話說的,聽著咋有些不對味呢……
蘇夏至抬頭望向窗戶,見秀才也正若有所思的望著姐姐,顯見她們才說的話,他也是聽見了的。
“你也不用看他,我知道你們都是有主意的。”閔青蘭抬了下頭,繼而接著飛針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