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站著的女子趕緊回來屋,拿了條圍裙給她:“繫上吧。”
蘇夏至點頭接了把圍裙系在了腰上:“後天要去鎮子上送貨,今兒大夥一起先把做好的掛麵裝上。”
九個做工的女子加上蘇夏至這個東家十個人圍著架在院子正中的案板站了一圈。
她給分了工:“嬸子,您先去打點糨子,別太稠了。”
高嬸子拿了一隻大碗去了前院的廚房,端回來的時候半碗糨子還冒著熱氣。
“幹嘛非用這白麵打,雜面不行嗎?”用這麼好的麵粉打糨子,高嬸子看了心疼。
平日她們納鞋底子打糨子用的都是雜糧面摻了玉米粉的。
“白麵的粘。”蘇夏至對圍著看的眾人招招手:“我先做個樣子,大夥兒都要照著我的方式包裝,一點不能錯!這個是咱們作坊第一次出貨,所以,半點差錯不能出!”
“知道了!”九個女人齊聲應了,眼睛都盯在了她的手上。
“掛麵一斤。”蘇夏至對提著秤盤的女子吩咐道。
“掛麵一斤!”一斤掛麵上了秤盤,秤砣打在一斤的星上,秤桿持平不高不低。
“就要這樣。”蘇夏至笑著點了頭:“少了,買的客人虧,多了,咱們作坊虧。以後裝貨,就是大嫂您來稱!”
被蘇夏至叫做大嫂的是高嬸子的大兒媳,高趙氏,閨名叫做趙婉。人很本份,從不多說少道,雖然高家分了家,兄弟都單過但彼此之間關系倒還融洽。
“那行。”趙婉有點不好意思的點頭應了,又看了她婆婆一眼。
“秀才家的把這麼重要的事交給你,可得長點心!”自打掛麵作坊才說要建起來,蘇夏至就把管事的權利給了高嬸子,如今又把稱重的事情派給了自己家的大兒媳婦,高嬸子高興中透著幾分得意,更覺得要好好囑咐她幾句,別給自己丟了臉。
“我知道了,娘!”趙婉恭恭敬敬地應了。
這麼大一把?掛麵散在秤盤上看不出來多少,等把這些幹的透了的細細的筆直的面條整理順了,蘇夏至才發現手感不對啊!
腦子裡迅速地想了一下,她恍然大悟!
古代的斤兩和現代的斤兩是不同的。
現代的一斤是十兩,而古代一斤大多是十六兩。而且這個‘兩’的重量也不是現代的五十克。
到哪兒說哪兒吧……到了古代就得按古代的規矩辦!
拿了一張紅紙,將印花的一面朝下,一角朝上,把掛麵擺在上面,又將下面的一角包了上去,左右的兩個角包好,像包孩子的襁褓一樣,把一斤掛麵抱在了紅紙裡,用筷子蘸著糨子在抹在一面紙上,封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