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一腳邁出門檻的蘇夏至馬上又眼睛冒光的退了回來:“一言為定!”
“秀才,我念你寫,也不要算什麼秋試的賀禮,就算我們夫妻送給秀才公的,願典藏書堂書香四溢福澤各方!”
“如此甚好!”做書堂的人,有很多一半是為了謀生,一半也是為了傳播書籍學識,所以蘇夏至說典藏書堂福澤四方秀才公是很愛聽的。
那是對他所做之事的褒獎。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典籍勤向窗前讀。”
這首古詩流傳度很高,是宋朝的一位與秀才公同名不同姓的皇帝寫的。蘇夏至知道自己穿越的朝代並不是過去自己歷史書本了學到的那些,所以才敢堂而皇之的剽竊而不臉紅。
但是她很小心的修改了最後一句詩,原句是:‘六經勤向窗前讀’改為‘典籍勤向窗前讀’。
朝代不同六經所包括的《詩》《書》《禮》《易》《樂》《春秋》這個朝代並沒有。所以她不能用原文。
但同類的書籍還是很多的,換上典籍也算通順。
一首詩句句說的都是讀書的好處,讓秀才公甘心情願地搭上了四塊價值十二兩銀子的雕版。而此時與秀才走在回家的路上蘇夏至又在後悔:早知道學什麼管理啊,不如學中文……這要是背一腦門之乎者也來了就忽悠唄……都是錢!
“娘子。”閔嵐笙一直在偷偷看著她面上的表情,很希望她能把今天的這些給自己一個解釋。
“啊?”沉浸在春秋大夢裡的蘇夏至茫然地望著他:“怎麼了?”
“無事。”他輕聲說道。
看她發傻的樣子就是沒把今天這些事情放在心裡,也許她覺得這些不值得解釋吧……那樣也好。至少說明娘子認為這是小事,不值一提。
四塊雕版的事情落實了,基本就解決了以後掛麵被仿製的風險。秀才公說了,這幾塊雕版他會讓幾個雕工去製作,這樣他們單獨的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完全再做出一塊來。如此也保證了紅紙被複制。
以後她家作坊出産的掛麵上面都會蓋上一張這樣喜興的紅紙,那正代表著這藍掛麵與別家的不同。
“娘子。”閔嵐笙再一次輕喚出聲。
“有事?”蘇夏至停住了腳步,左右一看,已經到了上次哥哥捉住兩個小毛賊的那片樹林。
“我……”閔嵐笙還是想問她到底是如何學的作詩,往常他也見過娘子寫字,都是缺胳膊少腿的錯字。因此他幾乎可以認定娘子腹中的筆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