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粗這麼一看就有兩三種器物適合做掛麵的容器。她問了價錢,幾件鋪子詢問下來,最終在一家南方商戶開的竹器店裡住了腳。
這是一間主要經營竹子製品的商鋪,裡面的所有物品都是用南方盛産的竹子製作出來的。因為取材簡單,所以價格也並不貴。
大早才開了鋪子就有客人登門,兆頭不錯。店鋪的掌櫃操著外地的口音說著本地話,非常熱情地招呼著才進來的兩個年輕人。
待到對著雲淡風輕愛答不理地閔嵐笙獻了半天殷勤之後,他才發現原來想買東西是跟著這位公子進來的女子,於是他又不動聲色地與蘇夏至套起了近乎。
“夫人請喝茶。”做了多年的聲音,掌櫃的眼神如炬,他從蘇夏至的眼神裡就看出了她喜歡自己的鋪子裡的東西。
南方人會做生意,自古便是如此。
一聲夫人恭維得夫妻兩個都掛了笑,對著他點了頭。
只是,掌櫃的等了半天也不見女子開口,他摸不準她到底看上了自家的哪樣兒東西。
“這竹椅不賴。”蘇夏至一屁股做了上去,顛了兩下,覺得挺結實。
“夫人好眼力,敝店裡只有這個還有那邊的竹榻用的是頭層竹,用久了會去掉青色,顯出油亮來。”
“就這兩樣是頭層竹?”蘇夏至複述著掌櫃的話語,她也不懂頭層竹到底是竹子的哪裡,只不過聽老白的意思,頭層竹做的東西都是好東西。
好東西價錢就貴。
掌櫃的點頭應了,並報了一個數目。他以為這對小夫妻一定是來買竹榻的,這麼悶熱的天氣,正是竹榻竹椅好賣的時候。
“哦。”蘇夏至隨便搭了一句便在店鋪裡逛開了,見什麼都新鮮,什麼都問問,最後在掌櫃的都快被問煩的時候,她提起一隻編的精細,外面上著漆描著花鳥的竹籃問道:“這個呢?”
掌櫃的只是不經意的用眼一掃,估摸著那女子也是不買,便隨口報了個價錢:“十二文。”
十二文……蘇夏至已經把這個數字歸類為成本迅速地核計起一籃掛麵的價格來。
看著她不說話,掌櫃的也站在一邊扒拉起算盤,心裡已經認定自己是白搭訕了半天,沒準兒這小兩口就是清早起來沒事兒閑逛的。
蘇夏至拿著那隻竹籃,一拉竹椅,示意閔嵐笙先坐之後,自己也拽了張竹椅坐了下去:“掌櫃的,咱們談談吧……”
生意上的較量那是錙銖必較,殺下一文錢,便能壓低一文錢的成本,因此蘇夏至拿出在現代社會還價的軟磨硬泡功夫與店鋪裡的掌櫃開了戰。
雙方你來我往,吐沫星子橫飛,你有八十歲的老孃,我有八十歲的老母,都是可憐的不能再可憐的人,最後二位終於說定了一個價錢,湊個整數好算賬,就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