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京城大學作為華國最高學府,承擔著為國家和民族培養優秀傑出人才的重任,自1898年開始,在400餘位校長的帶領下,我們一直默默地為國家做出著傑出的貢獻,為國家輸送了一代又一代各領風騷的棟樑之才,然後所有在外學子們都能以北大為榮!
當然了,北大的建設也離不開所有師生和校友的的共同努力,接下來,就有請我們北大近些年來湧現的傑出校友代表上臺講話!”
舞臺上主持人的話音落地,劉橋推了一下還在神遊天外的顧恆
“輪到校友講話環節了,準備上臺吧,你應該排在第5位,排在你前面的有兩位是剛在國際拿獎的華科院院士,還有兩名咱們北大的政界代表,一定要記清楚了發言順序!別搞亂了,這可不是小事!”
聽著劉橋的話,顧恆瞬間清醒.
看著已經陸續有人上臺,顧恆點了點頭,連忙起身,朝著舞臺之上走去
校友代表總共有6人.
發言順序也就代表著地位區別
在華國這種體制之下,雖然沒有古代士農工商這麼離譜,但商人的地位,只要沒有達到天板的級別,最多在普通人面前耍耍橫,跟這些華科院的學術大牛、還有政界大拿,完全沒有可比性.
顧恆能排在第5位發言,還是因為北大想要樹立一下校友捐贈的典型外加劉橋的運作.
要不然,1000萬的捐贈
還想在校慶上擔任校友達標上臺發言?
想屁吃!
1000萬對於普通大學可能是一筆不菲的援助
但對於北大這種最高學府而言,還真不是什麼大數字,稍微放出點風聲,就有無數人想跑過來捐款
其餘五名校友上臺,除了掌聲還是掌聲.
但輪到顧恆的時候,除了少數窸窸窣窣膨脹的掌聲,更多的都是議論聲
“什麼情況?是不是搞錯校友名單了?這麼年輕?估計還是本科在讀吧?怎麼就成了傑出校友代表了?”
“我認識這個,好像是叫顧恆,咱們學校光華學院emba的在讀碩士,好像是個富二代,前些日子兩個多億買車上了熱搜了,我刷到過。”
“好好好”
“富二代當校友我能理解,畢竟人家肯定是實打實的錢出去了,可是他憑什麼能擔任傑出校友代表上臺講話,跟兩位剛拿獎的院士同臺?他憑什麼?!”
議論聲、質疑聲此起彼伏
不過也很正常
北大的校友雖然沒有多嚴謹,但幾乎每一個能在北大官網的校友錄上看到的校友,要麼就是身居高位、名氣卓然,要麼就是為北大作出過不小的貢獻.
顧恆這麼年輕,僅憑一個富二代的身份就能成為校友,那北大的校友也太不值錢了.
在座的不論是在校生,還是往屆校友都是以北大為榮的.
顧恆的上臺,相當於為他們引以為傲的北大學子身份糊上了一層爛泥.
但那些受邀的媒體記者可不這麼認為.
作為媒體,他們需要的就是勁爆、能吸引人眼球的話題
前幾年北大校長致辭讀錯生僻字不就是因為這些媒體的爭相報道,推波助瀾之下才愈演愈烈的?
現在又來了這麼一次機會,而且這件事如果北大官方不給個交代,絕對會比幾年前那場生僻字事件更加吸引網民的眼球,這些媒體記者怎麼可能會放過這個話題?
一想到這.
所有的記者全部將攝像頭側重拍向顧恆.
對於臺下的議論和質疑,顧恆在沒上臺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所以表情沒有絲毫變化,靜靜的站在自己該站的位置
“接下來就有請華科院院士,華國新能源科學工程方向的先驅者,陳志忠,陳老講話。
為北大、全華國、乃至全世界的莘莘學子們指明方向!”
聽著主持人的聲音,顧恆將目光望向了站在c位的一名看起來應該有六七十歲陳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