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商討過後,最終的分工也定了下來。
齊盛和陸濤負責建模,這基本沒有異議,整個團隊也只有齊盛能建模腦運作機制,而陸濤作為數學系的王牌,自然是負責數學建模。
而程式設計這一塊的工作,最核心的就是演算法設計,這自然是由姜傾雪和周東雨完成,而工作繁瑣且沒什麼技術性的資料預處理,落到了沒有任何競賽成果的蘇飛身上。
姜傾雪雖然有心幫蘇飛說幾句話,但奈何周東雨的那個數學建模競賽金盃含金量太高,姜大校花也是有心而無力。
蘇飛本人倒是樂呵,資料預處理的職責就是搞搞資料處理,簡直是正大光明地在這競賽裡摸魚划水,躺著求帶飛。
當然......白珊珊比他還躺,僅僅負責撰寫論文和答辯ppt這兩項,而且,雖說是負責這兩項工作,到時候的實際情況很可能完全就不是由她來完成。畢竟撰寫論文和準備答辯肯定是要模型和演算法的設計者來修修補補,到時候論文和答辯必定變成了“大家的工作”。
說來可能沒人會信,腦科學建模競賽,堂堂一個國賽,江大六個人的隊伍兩個人摸魚......這簡直吃棗藥丸!
“建模競賽最重要的是解決問題本身,也就是把實際問題轉化為計算機語言,讓計算機去解決。所以關於程式設計這塊,還是比較重要的,陸濤你在把齊盛的想法轉化為數學模型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和計算機語言的契合情況,這一點尤為重要。”
王正的話讓蘇飛深感認同,計算機語言是沒法完全實現數學模型的。就比如很簡單的取樣問題,數學模型中是預設能無限取樣,所謂的極限趨近無窮,而計算機呢,一臺計算機的算力是有限的,因此取樣也必定是有限的。
如果構建數學模型的人完全不懂計算機語言,那負責演算法設計的人可就夠嗆了,很可能得在演算法裡瞎幾把改。<atab和spss等的相關知識,這次我會再深入些。”陸濤點點頭說道。
“關於參考書,腦科學領域的話,國外的《gnitive neuroscience》是本很好的教材,這本是純英文,沒有翻譯版本。中文翻譯教材的話,《認知神經科學》是本不錯的教材。然後建模方面的話,腦科學的建模教材是沒有的,目前參考數學建模的教材比較好,《數學建模論》和《數模演算法應用》就是很好的選擇。”
“資料預處理的話,比較重要的是對腦訊號的處理,這一塊的話《認知神經科學》上有,此外,訊號處理相關的書籍也是必看的,z變換、小波變換、傅立葉變換必須搞清楚,這一塊我推薦《訊號與系統》或者《數字訊號處理》。”
“關於演算法方面......《機器學習》是重中之重,李教授的《統計學習方法》也是很好的教材,要是有餘力,可以去看看深度學習。”
在場的幾人都各自記下了自己那部分所需要的書籍,於蘇飛的職責而言,《認知神經科學》和《訊號與系統》是必看的。
“我這還有一些京大腦科學聯合研究院發的內部講義和資料,專門為這次競賽而準備的,到時候會發到群裡,但千萬記住不要外傳。”
六人都點頭,示意明白。
“那好,接下來我給你們講講腦訊號的相關資料......”
在經過王教授一下午的教導後,六人便暫時解散了。
接下來兩週時間,各自的任務就是看書,兩週之後就要開始正式的訓練。
在王教授宣佈解散後,蘇飛就準備往圖書館跑。
“蘇飛同學!”
正要趕回圖書館的蘇飛轉過身去,只見一身長裙的白珊珊正小跑過來,兩隻小手左右搖擺,像只小企鵝。
“蘇飛同學,你怎麼走的這麼快,是有什麼事情麼。”
白珊珊一手扶著額,臉上紅撲撲的,微微喘氣。
蘇飛說道:“額,沒什麼事情,但留在這不也沒什麼事情麼。”
“那個,我其實,是想和你好好認識一下。”
她紅著臉,低下頭,像是含苞待放的花朵,微笑著一點點靠近蘇飛,蘇飛甚至能聞到一股淡淡的像是蘭花般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