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傳武,身體不能前俯後仰左歪右斜是基本的規矩,即保持中正。在攻防騰挪中保持中正,簡稱守中。
正所謂,立身中正似神仙。
守中用中,勁力求整,手是兩扇門,腳下是一條根,根不能歪,一歪就倒。
這條線從正面百會穴正直下行至人中穴、咽喉、心窩、丹田,直至地面的中心線,簡稱之為“中線”。傳武提倡“攻守搶中線”。
有些“傳武大師”說什麼在:現代搏擊中,是先防後攻或者是先攻後防,而在傳統武術裡,守中線,破壞別人的中線,是攻防合一,顧打合一,勢不可擋……
實際是說不通的,現代搏擊不一定不能攻守兼備,傳武也不一定就能攻防合一。
打擊中線當然沒錯,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中線也都是要害,打擊對手的中線確實有作用,拳擊也講究中線。但徒手格鬥死守中線絕對行不通,只能讓人當活靶子。
這套理論在器械格鬥中沒準有用,因為器械格鬥裡,必須佔住中線,中線就是決鬥兩人打擊面的連線,是攻擊距離最短的路線,先打到就是生與死的區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但面現代對多樣化的徒手格鬥技術,你死守中線就是不對的,在a裡更是跟不上節奏的活靶子。<a講究的是流動中線,而非固定中線。
按照現代格鬥,高雲的這個動作是馬上要進攻的姿態,也是個能讓對手看到攻擊機會的姿態。很短暫,可能只有零點幾秒而已,但對格鬥運動員來說已經足夠了,這個距離下,湯姆肯定會做出選擇。
反擊或等待?
正常來講,沒有一個格鬥運動員會選擇等待,因為那就意味著他根本沒反應過來,對手已經在攻擊距離內做出了蹲姿,零點幾秒後就是拳腳組合或抱摔,你等待?等待被打嗎?
他必須做出反應,後退或同樣採用顛步閃躲是不可能的,那根本來不及,在這距離下過於危險,並會喪失身體穩定性,所以只能抱著對方剛剛跳進來還未站穩的想法,採取先發制人。
這姿勢最妙的地方就在這了,對使用者來說,這是個佯攻,可對另一方來說,這又是個很好的進攻機會。
但是這個位置和角度是高雲刻意挑選的,首先他的頭很低,而且這是湯姆的死角,對方處於正架,打擊區域就小了,並不能用雙拳打出對他有威脅的重擊,湯姆會打的很彆扭。
高雲雖身體前傾,重心卻放在了後腿,也能隨時隨地可以用後撤步再度拉開雙方的距離。
在靈敏屬性高的情況下,做出這個姿態,就是最好的佯攻和防守,攻守兼備,也是能夠以最小體力試探出對方實力的辦法。如果對方在進攻中露出破綻,那更好了。
高雲在設套,這就是明晃晃的陽謀。
格鬥賽場上的每一個前進、每一次俯身下蹲、每一個動作,每一次攻擊……那都是有意義的,是雙方鬥智鬥勇的過程!
“好機會!”
湯姆作為摔柔高手,待高雲跳進攻擊距離擺出這個姿勢,他連想都沒想,近乎本能地使出了下潛抱摔。
抱摔速度非常之快,快到讓高雲有些意外,甚至來不及後撤,但他放低的雙手就是防止對方踢腿和抱摔的!
“啪!”
在外人看上去,兩人就像是非常默契地先後俯身彎腰,抱住了對方的胳膊相扣,開始了角力,試圖搶先抱住對方腋下把位。
單純的角力,高雲對此十分樂於見到,他清晰地明白自己有著力量優勢,哪怕自己的體重比對方輕了兩三斤,但仍然自信自己的力量絕對比湯姆大。所以只要保持謹慎,不輕易讓對方拿到把位,更不會被摔進地面讓湯姆施展他最擅長的柔術。
高雲有著兩個摔跤教練,一個安德烈,一箇中國跤王彥龍,防摔他是有一套的,何況……摔跤?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啊!你湯姆是柔術大師,但摔跤也像你柔術一樣厲害?
湯姆顯然對自己的摔跤手法很自信,巴不樂得和高雲開揉,不過這一上手他感覺不對了……
我他媽好像在按著一頭野牛?!
不對啊,我可是摔柔大師,一般選手力量比不過我啊,怎麼和這小子力量差別這麼大的嗎?!
現在才明白?太晚了!
“啊,死!!”
高雲面目猙獰,一聲大吼,雙手肌肉瞬間暴起,血管通紅一下子漲的老粗,連帶背部肌肉都形成了一個翅膀的形狀,右手依然抱著對方的胳膊,左手卻猛地一下掙脫開,攬住了湯姆的脖子……
拉、捅、橫耘劃步走,鍘臂欺身、切腿伸!
“teng、teng、teng……砰!!”
一套行雲流水般的中國跤“切腦子”,湯姆即便幾度快速後退維持身體重心,最後仍然被結結實實地拌摔在了地板上,高雲整個上半身也順勢死死地壓制住了對方……
“好!”
“打他!”
“裸絞!十字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