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冠軍訓練營切磋交流的傳武獲勝者,將得到五百萬人民幣獎勵和一千萬人民幣年薪的offer。”
這是高雲在新聞釋出會上親口說出的,那段影片受ufc在背後的推波助瀾,在網路上流傳的也很火。
自2017年以來,從已經銷聲匿跡的某東與太極雷磊pk,徹底引起打假傳武風波,然後再到各路詠春‘大師’慘遭格鬥教練一回合ko,還有剛出爐的閃電五連鞭30秒被4次ko的馬保國……
傳統武術修煉者和現代搏擊運動員、愛好者們,私下的切磋實戰或點到為止的比比劃劃一直都沒停過。
但這次由於高雲公開宣告,並提出鉅額獎金和無規則格鬥,背後還站著ufc,動靜搞得很大。
而且有一點好處,這其實算是個聘用邀請,高雲言明瞭切磋的目的不在於爭辯傳武和現代搏擊的優劣,而是希望能聘請一位高水平的傳武教練對自己進行教導,這就讓火藥味沒那麼濃。
高雲不想掀起那種傳武與現代搏擊對立的輿論,首先第一點就是沒必要,莫名其妙。他是讓世人正視格鬥的,避免人云亦云迷信‘神功’,而不是單方面來貶低傳武的。
但他必須要讓人明白,真要論誰能打,論技擊性的高低,等同的訓練時間,現代搏擊對人的戰力提升高於傳統武術。不只是中國這樣,全世界都這樣。古泰訓練效率低於現代泰拳,古典拳擊訓練效率低於現代拳擊,空手道訓練效率低於日式踢拳,古流柔術訓練效率低於現代柔道和巴西柔術,傳統中國武術訓練效率低於散打……這是事實,也不用對傳武貶低,因為所有新的格鬥技巧對老傳統都是有學習繼承的,這不過是世界發展,時代更迭罷了。
過於貶低傳武不是蠢就是壞,過於吹捧傳武不是蠢就是屁股歪,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拿著‘傳武博大精深歷史悠久’這句話繼續招搖撞騙收徒賺錢。
另一方面很多人認為傳武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是我們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承脈,肯定是好的,不能如何如何……傳承沒錯,但也要改進。年幼的計算機是古老的算盤所不能匹敵的。以昔日的榮耀來掩蓋今日的空虛,以過去的強盛來彌補現在的缺陷。這就像一位衰微、垂死的老人會頻頻想戀和絮叨著他或往日美好的時光。<a理念提倡之後,再頂著一個流派或者國家的名頭實在是沒意義的事情,真正的格鬥高手必須兼修多門武藝,門戶之見必須消除。
中國足夠強大,無需誇大傳武的威力來增強民族自信,客觀認知方能更好的傳承發揚。
多少個真正的傳武大師已經清楚的明白了這個道理,極力推行科學練武,與時俱進,吸取百家所長,最著名的人物當屬朱國福了。
朱國福是民國武林公認的形意宗師,1891年生人,1968年去世。自幼酷嗜武技,少拜形意拳名家馬玉棠為師,時又得張佔魁、孫祿堂教誨,精形意、太極、八卦,潭腿、刀術、六合槍、摔跤和拳擊。
沒錯,拳擊!
形意宗師朱國福是中國拳擊運動的發起者和奠基人。
其實在二十六歲以前,朱國福是真正的傳統武者,學的都是中國的傳統武術。但在民國初期,隨著大批法國人的進入,拳擊運動也被帶入中國,在上海灘經常有拳擊表演。朱國福常去觀看,由此被吸引而喜歡上了拳擊。朱國福認為拳擊無花架子,動作簡單,技術簡捷,易於傳授和學習,更適合大眾推廣。就託人找到一位英國拳擊手系統學習起來,並教授給了自己的三個親弟弟……往後的一生,他把中西武術兩者融會貫通,橫掃民國武術界,擊敗了無數的國內外拳手和武術家。
並且,他還創立了“武學會”和“鳳凰武術學校”,與其弟國祿、國禎、國祥以精湛的技藝蜚聲武壇,人稱“朱式四傑”,或以“福”、“祿”、“禎”合稱“朱家三虎”。
1928年10月,南京國民政府舉行了第一屆國術國考,算是武俠小說中的武林大會,爭奪天下第一。該比賽在全國範圍內選拔武術精英。透過首場預試者就有333人之多。以後的比賽則更趨慘烈,傷筋斷骨之事時有發生。有人甚至把棺材抬至場下進行比賽。經數日惡鬥,許多名家、大師紛紛落馬。
最後優勝者只剩下17人,這17人中就有朱國福和朱國禎兄弟。為了避免這17位高手發生意外。在這17人中未再進行比武。而是透過文試決定最優等15人。由於朱國祿文采出眾,於是由優等晉入最優等。最後在頒佈的最優等15人中,朱氏兄弟竟佔了3人,為五分之一。
其中,朱國福名列第一名,是實實在在的天下第一高手,轟動武林。
不久後,朱國福被聘為中央國術館教務主任,負責指導中央國術館的教學工作。其三弟朱國禎被聘為技擊隊隊長、二弟朱國祿為副隊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時國術館內門戶之見盛行,朱氏兄弟憑藉高人一等的武技,針對“少林”和“武當”二門私下爭鬥不斷的現狀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精簡、整合國術館內的機構,教學內容也打破門派界線,提倡洋用中用,古為今用的教學方式,大量增加了拳擊的研習,當時定名為搏擊課。
因改革措施得當,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教學內容新穎,學員成效快,中央國術館面貌很快就煥然一新。
對於他的這種做法在當時並非沒有異議。那時的國術界中不少人認為國術館應去認真研習少林、武當等傳統的內、外家功夫,而不應該把西洋拳擊放在這麼重的位置上。
但是,朱國福就是技高一籌,就是比這些守舊的傳武大師們能打,自古以來只敬功夫不敬人,技不如人的他們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而自民國後,時代發展到今天,各種傳武修習者和專業運動員的比賽層次不窮,有建國初官方組織的,有私下切磋的,結果幾乎是現代搏擊對傳武的壓倒性勝利……
真正的從業相關人士也都認了;傳武迷們也認了;只有一部分受到小說和影視作品影響比較深的,對格鬥有不感興趣的人不瞭解;以及一堆大大小小的頂著傳武二字的騙子不肯承認,因為這損害他們的切身利益了。但讓他們自己親身和格鬥運動員打一場,他們是不敢上臺的,他們心裡明白自己肯定是打不過的,生怕敗了影響自己收徒弟繼續賺錢。
所以,即便高雲他給出的籌碼再高,理智的傳武練習者也不會來,因為ufc聯賽頂尖高手全在他這,國內高水平的a運動員也在這,‘冠軍訓練營’隨便抽出一個運動員,這些人都應對不了,他們也是心知肚明,不可能來找不自在。
打贏一場給五百萬?
有卵用啊!打贏才給!又不可能贏,結果只能是白白被鼻青臉腫揍一頓,傷了身體,又丟六面子,不划算!
當然,也有少部分騙子,騙人騙多了,連自己都信了,可能會勇敢的來到冠軍訓練營,登上擂臺試試。對於這種人,館裡的運動員們非常願意給他上課,免費教育,隨便過兩手就打發掉了。
還有乾脆是一些居心叵測的人,以傳武對現代搏擊的擂臺賽博人眼球,登上擂臺不為獲勝,他們只為名利,像跳樑小醜一樣活躍在公眾面前,抹黑了傳武,誤導了觀眾……這是群沒有良心的拿傳武名頭獲取流量賺錢的生意人,都是生意。
高雲最開始以為詩力華口中來踢館的應當是這兩者之一,要麼是‘騙人騙多了的傻子’要麼是‘傳武生意人’,隨即又想了想,前者自新聞釋出會後來了不少挑戰者,根本不用他出面,手底下人就打發走了,現在大機率是後者,他們不知道怎麼處理才會叫自己,也只有這樣,才能解釋對方說話時所流露的表情。
事實也和高某人想的沒錯……
“我不和他們打!我要和高雲打!”
著名前網紅雷公太極創始人雷磊,四十多歲,身穿一件半面白半面黑陰陽兩色的練功服,手持衣服白紙扇,肥頭大耳滿臉橫肉,看似粗獷的外表下,眼神中卻透著一股市儈與精明。
作為第一個開啟傳武擂臺之旅的‘傳武生意人’,他知名度很廣,但都是臭名。
2016年,他為了給自己的太極武術館攬客,花了三十萬上電視表演了幾個節目。第一個,是表演雀不飛雀的內家拳聽勁和化勁的,具體展示是當鳥兒起飛的時候,他的手掌將鳥的蹬勁卸掉,所以鳥就飛不起來……實際手指繫了跟繩子綁在鳥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