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雲發出微博這段話出自於《愛,始於冬季》,一部短篇小說集,是英國作家西蒙·範·布伊著。
有趣的是,高雲和沈瓊霄的戀愛,也是始於冬季,那場在春節期間去往西藏的旅行,這是兩人戀情的開始。
而最後的一句‘愛,終於自我’是高雲自己加上去的,是在說明分手原因。
戀情的結束,根本原因在於兩個人都過於自我了。
這是無法避免的,因為人性的自私。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自我的滿足”才是愛情裡的首要因素。
每個人對於其人生的視角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而展開的,即便換位思考,那也終究是為了避免短暫的麻煩,出於自我的長遠考慮而不得不做的換位思考。
所以,人都是從自我為出發點去認識接受身邊的一切事物。再來深入思考,倘若遇見了一位十分心儀的異性,那麼肯定是十分適合自己,能讓自己的情感得到歸屬的。很少有人想“那個人愛我了,我也得接受他了,不然他會特別痛苦的。”這是極少極少的情況。
大部分人,都偏執地認為我應當深愛上一個能讓我自己快樂的、放鬆的、有安全感的,能帶來物質價值和情緒價值的好異性。當然,如果對方也愛我,我將會特別幸運地與對方相濡以沫……由此可見,“自我的滿足”才是愛情裡的首要因素,這是一種需求。
即便傳說中那種沒有結果的一廂情願,持續性不計回報地單方面付出,一輩子用愛發電,也是為了成全自己心目中理想化的愛情,享受那種為愛付出的自我感動。說到底,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
這是一個極其殘酷的事實。所謂真愛,都是文藝工作者們給人們營造的一個集體的幻象,來滿足自己的不合理的期待,給自己愛的能力不足而無法幸福一個最好的藉口。從心理學視角看,世界上根本沒有所謂無私的真愛。
世上本無“無私”,說的人多了就成了“無私”。
高雲看透了,但依然接受並願意愛。沈瓊霄也看透了,但認為高雲逃不開自私的基因,就是‘出軌這個人類的本能傾向’,所以自身也出於自私,選擇不愛或者說讓愛定格。
簡而言之,自私對自私,你高雲早晚有一天會屈服於自己自私的基因,那我沈瓊霄還是先自私了吧。
對此,高雲最開始是有恨的,我還沒自私呢你怎麼就先自私了,你怎麼能這麼自私……但逐漸是理解,然後是不甘,接著是不同意不允許,多種情緒不能向其沈瓊霄本人傾訴下,促使他發了這條微博……
“我們是不是忘了來這的目的?”
陳文琪呢喃道:“不是來看雲哥的嗎?但好像都沒和他真正說幾句話。”
“誒,本來見他狀態很好,不像分手的樣子,所以自然沒有多聊,不過看這條微博,顯然他的心裡並不是表面那樣平靜……”
張子風眨眨眼睛,鼓動道:“他現在還沒睡,要不你去他房間找他聊聊?”
深更半夜的,我一個女孩敲高雲的房門說要聊天?
這和送上門有什麼區別,而且按照高某人的死樣子很有可能會把我拒之門外啊……
陳文琪年齡雖才十八,看似情竇初開的年齡,但多年前就進了娛樂圈,早熟的很,那些東西耳濡目染也都一清二楚,該懂的都懂,臉微微一紅:“你也去,你陪我一起!”
“我才不去!”
張子風很慫:“這麼晚了,送上門兩個……”
“他又沒睡覺!我們就是聊天!”
“那也不去!”
“咱們兩個人啊,你怕什麼?”
陳文琪是真想去看看高雲現在的狀態,一個勁的催促。想到那張平常對待自己的萬年冰山的高冷臉,變成痛苦悲傷的要命、哭哭啼啼的樣子,她是既想安慰又覺得好笑有意思……
張子風比較慫,她雖然也想看,但夜襲這種事還是做不出來的。
“你確定??那我可真的自己去了!!”
陳文琪作勢披上了外套。
……
“還沒睡發微博矯情什麼呢?像個女人一樣感傷春秋扭扭捏捏的丟不丟人啊?”
與此同時,另一個房間,高雲躺在床上用手機看著網友的評論,螢幕微弱的光亮在黑暗中很顯眼。
丁老鬼只穿著內衣,像個幽靈一樣從側臥開門走到床邊,對準他從被子外露出的屁股輕輕踹了一腳:“明天早上不訓練了?”
“……”高雲把手機息屏充電,不想說話。
“啪嗒~”
丁慧開啟了檯燈,順勢也躺進了被窩。
“你幹嘛??”